•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新新聞》四七社,1947年出生的「菁英豬」社團

2019-02-07 13:00

? 人氣

李敏勇召集1947豬年生的社會菁英籌組「四七社」。(郭晉瑋攝)

李敏勇召集1947豬年生的社會菁英籌組「四七社」。(郭晉瑋攝)

一九四七年,丁亥豬年,台灣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影響至今的事件──二二八事件。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起緝私煙引爆的衝突,後因國民政府派遣軍隊逮捕、鎮壓,造成大量傷亡的事件,至今仍是台灣歷史中難以磨滅的傷痛記憶。

二二八冤魂轉世再生的一群

台灣知名本土詩人李敏勇就是在一九四七這年出生,在他《一個人孤獨行走》詩集中,收錄一首名為〈一九四七年〉的詩作:

在死滅的年代  我出生了

瘖啞的臺灣史  被封鎖在沉默的口舌

被收押的筆  被噤聲的歌唱

悽慘無言的嘴  在暗夜中流亡的心

生命的印記  一九四七

和李敏勇相同,不少台灣菁英同在那一年出生,有人曾比喻這年出生的人是「二二八冤魂轉世再生的一群」。無從證明的命運交會,卻先後在一九八○年代台灣陳抗風起雲湧的街頭相遇。也因為同在李敏勇詩中所稱「死滅的年代」出生,這些菁英感受到被賦予某種特殊的責任與使命。一九九一年在李敏勇及著名台灣史學者張炎憲(二○一四年過世)兩位核心人物的號召下,籌組了一個名為「四七社」的團體,以國家重建、社會改造為使命。

靈感來自德國文壇的「四七社」

四七社勤於筆耕,由成員輪流供稿,後來出版《覺醒與再生》、《改造與重建》等書。(李敏勇提供)
四七社勤於筆耕,由成員輪流供稿,後來出版《覺醒與再生》、《改造與重建》等書。(李敏勇提供)

當年正值三、四十歲的中壯世代,今年已七十有二的李敏勇,回憶當年籌組「四七社」的經過記憶猶新。他透露,他籌組「四七社」的靈感其實來自德國知識分子在一九四七年成立的「四七社」(Group 47)。

由小說家李希特(Hans Werner Richter)發起的四七社是德國戰後最重要的文壇組織,幾乎囊括了所有重要德語界文人。二次世界大戰時,這些文人抑或逃亡國外,抑或留在國內但拒絕附和納粹體制。

這群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在戰後創辦了「四七社」,透過文學的討論與朗讀,探討戰後德國乃至歐洲社會與精神的重建。這個團體還產生過兩個諾貝爾獎得主──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海因里希.伯爾(Heinrich Böll)。德國四七社在成立二十年後,自認使命告一段落而停止活動,進而解散。

因為德國四七社的啟發,李敏勇當年創立四七社時,也設定以十年為期(一九九一年到二○○○年),希望「把死滅的印記,透過自己的努力,轉換成再生的體驗。」他說。

當年在李敏勇邀集下,陸續找到三十來位同年出生的成員,包括學術界張炎憲、施信民、林逢慶、張清溪等人,文學藝術界李敏勇、陳芳明等人,政界則有蘇貞昌、林濁水、吳乃仁、翁金珠等人。

四七社成員原本就各自致力於不同領域的體制外運動,例如李敏勇是台灣筆會會長、施信民是台灣環保聯盟會長、張炎憲是台灣歷史學會會長、林逢慶是台灣教授協會會長,多為改革派立場。鄭南榕亦是四七年出生,但四七社成立時,他已自焚身亡。

當年四七社為追求台灣的新生而成立,並未有正式的組織,但在二二八事件四十五周年時,曾發表共同聲明,提出「政府公開道歉、平反冤屈、坦承政治責任、成立二二八紀念館」四大主張。一九九二年時,時任屏東縣長的蘇貞昌特別由縣政府編列預算,在屏東公園內興建完成「二二八和平紀念碑」,成為全國第一座由政府興建的二二八紀念碑,四七社成員還一起前往屏東參加紀念碑落成。

當年社員約定每年四次聚會,包括春季二二八、夏季五一九、秋季八一五、冬季一二一○。除了聚會討論、舉辦論壇,平時則勤於筆耕,由成員輪流供稿,分別刊登在當時的《自立晚報》、《自由時報》及《民眾日報》,後來集結成《覺醒與再生》、《改造與重建》兩本書。

四七社功成身退,但仍持續發聲

千禧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台灣經歷民主化後首次政黨輪替,不少社員陸續受邀進入政府體制工作,成為需要被監督檢驗的對象;加上當初原本即設定十年的運動期程,四七社功成身退。

儘管成員們後來的人生際遇各自不同,但如李敏勇、林濁水仍持續在媒體筆耕不輟,持續發聲,數十年如一日。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

紀淑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