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爾專欄:「夢工廠廢料」泰倫斯.馬立克追尋看不見的聖杯

2019-02-04 05:50

? 人氣

美國導演泰倫斯·馬利克。(圖/維基百科)

美國導演泰倫斯·馬利克。(圖/維基百科)

馬立克的詩情散文主觀電影,讓一些觀眾不明白該怎麼欣賞,懂得的觀眾則珍惜。不囿於業界習慣的形式,持續追求影像、聲音帶給人的驚奇,他的成就不在票房,而是文明的真實進境。

泰倫斯.馬立克(Terrence Malick)在好萊塢儼然是一位貴族,但他並不像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或者傑克森(Peter Jackson)那樣,因積累驚人票房的戰功而封爵,而像是金榜題名的科舉中第。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電影圈裡的學霸編導

馬立克畢業於哈佛大學,拿羅德獎學金赴英國牛津深造,在電影圈稱得上是學霸。業界另一學霸,比他年輕近四十歲的哈佛小學妹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形容與他合作的經驗是:「與非常少有的,久聞其名的人見面之後,表現得超越你原先預期。」
他在牛津沒拿到學位,因為跟指導教授意見不合。之後曾出版海德格《論根據的本質》(Vom Wesen des Grundes)英譯本,研究範疇可見一斑。回到美國邊走邊看尋找機會的那幾年,他拍了一部短片,認識幾位電影圈的好友,漸漸走上編導之路。

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曼7日在金球獎頒獎時大酸好萊塢的性別不平等現象(AP)
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曾形容與馬立克合作的經驗是:「與非常少有的,久聞其名的人見面之後,表現得超越你原先預期。」(AP)

馬立克首部劇情長片是《窮山惡水》(Badlands),偏鄉僻壤的乖戾少女交了男友,殺害父母後亡命天涯的故事。資金很緊,中途多位工作人員退出,排除萬難完成後,在紐約影展首映引發熱議,華納出三倍於製作成本的金額買下發行權,讓他在電影界有了好的開始。
接著派拉蒙公司投資他拍《天堂之日》(Days of Heaven)。二十世紀初,美國德州年輕農場主人愛上了清新脫俗的割麥臨時女工,貧困女工早有愛人同行,卻迫於形勢,偽稱是她兄長的古典悲劇。故事稱不上特別,但表達方式不同凡響。捕捉自然光線的攝影與撩動情緒的配樂,都讓人耳目一新,演員眼神表情也有階級意識的深度。
馬立克花了兩年的時間剪接,用一個民工女孩對眼前所見似懂非懂的旁白敘述,取代大量的對白情節,穿插遼闊麥田與風中蟲草的空鏡頭,創造出秋去春來季節迭變的歲月感受。

遠走巴黎十餘年,藉紅色警戒再起

馬立克以此片得到一九七九年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獎。但這部電影拍攝過程中,經歷了許多不甚愉快的齟齬,出資方與部分工作人員都對馬立克有所誤解。電影上映後,雖然大家都稱讚影像效果,卻對這種新穎的美感多所批評,斥為虛矯做作。所以之後十幾年,他退出美國電影圈,遠走巴黎去教書。
經歷八○年代,《天堂之日》逐漸受到觀眾追認重視。到了九○年代,美國輿論收起當年對他的挑剔,突然意識到馬立克的價值。其實他在巴黎的那些年,圈內朋友一直持續燒著冷灶,希望他復出拍片,到八九年也順利讓他開始改編《紅色警戒》(The Thin Red Line)的劇本。一番努力到九八年開花結果,馬立克起用多達數十位的專業男演員,拍成這部描述二戰中「瓜達康納爾島戰役」的史詩電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