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最近因為iPhone XR賣得不好,股價跌得很慘耶。」久未嚐到家母親手做的家常菜的我,嘴裡含著雞腿抬起頭來,看到的是家父嚴肅的表情。
儘管早在1989年就拗不過仍在國中和國小就讀的我和弟弟的要求,任職公家機關的家父花了相當的金額為我們購入第一台電腦(記得是某台灣品牌的386機型),他本人接受計算機科技的速度卻驚人地慢。相較於家母在進入21世紀後都慢慢熟稔電腦和網路的使用,家父退休後儘管努力「學」電腦和網路,卻進一步退三步、有一搭沒一搭地,始終未能全面接受電腦和網路進入人生。
然後就像所有長輩一樣,在賈伯斯的魔法下,他一下子進入了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繽紛世界,上網時間開始大幅竄升,最近甚至成為電信商網路吃到飽的用戶。這樣的轉變不只發生在他身上,許多我同輩朋友家裡的頑固老爹也都經歷過同樣的跳躍式進化。但像他這樣進一步關心到蘋果股價和相關新聞的,我想可能就是少數了吧。
上圖是蘋果最新的股價以及過去一年股價走勢,目前蘋果的市值約為$787B,股價則為$166.52,距離去年八月底創下的股價高點$227.63以及超過$1.1T的市值,下跌幅度約為三成,這種透過挑選時間區段、報導市值最大量蒸發的新聞最容易衝高點閱率,也最受一般非金融專業媒體喜愛。
以一般人的直覺反應,股價暴跌和市值大量蒸發,好像意味著公司岌岌可危,因此值得「關心」。然則以實際運作來說,如果一間公司有健康的毛利率(gross margin)的營運獲利率(operating margin),營運現金流(operating cash flow)為正,約當現金足夠應付營運資本(working capital),帳面上也無過多即將到期的長期債務(current portion of long-term debt),那麼公司股價和市值暴跌,其實對公司營運並沒有直接的影響。
可以看到公司仍然有著讓人眼紅的特優生營運表現,不僅營運獲利率接近三成,營運所產生的現金流更超過營收的三成。根據上圖流動性資料,上一季(12月29日為止)較前一季(12月29日)出
下面是蘋果截至2018年12月29日為止的季度營運數字:
· 營收=$84.3B
· 毛利率=38%
· 營運獲利率=27.7%
· 營運現金流=$26.7B
可以看到公司仍然有著讓人眼紅的特優生營運表現,不僅營運獲利率接近三成,營運所產生的現金流更超過營收的三成。根據上圖流動性資料,上一季(12月29日為止)較前一季(12月29日)出現營運資本惡化的狀況,從$15.4B提高到$32.5B,這其實就是新聞上寫的「新機銷售不如預期」的結果,庫存上升導致現金被「困」在供應鏈裡,導致營運資本大幅增加。但就算是增加幅度的$17.1B,單靠當季產生的$26.7B營運現金流支付也綽綽有餘,完全無需伸手到公司金庫裡去拿錢——蘋果的營運績效就是這麼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