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總統蔡英文親自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將召集行政、立法、黨中央和地方縣巿代表開會,盼能讓決策效率更快、更周延。「決策會議」的誕生,在當時成為朝野及學術界討論之重點。
上個月,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在卸任閣揆前,於辭職演說中拋出憲政改革的議題,他指出:「在憲政改革上,即使仍維持雙首長制,國會議員都應該要能夠擔任部會首長,減少立法與行政落差,既接地氣也能夠提升行政效率。」此論點,頗有意將我國憲政體制朝內閣制之方向修正。
長久以來,各界對於我國政府體制究竟採用何種憲政體制並無共通看法,制憲伊始已定位不明。就制度面來說,修憲前為「修正式內閣制」,但在多次修憲後,卻產生一個四不像的所謂「雙頭首長制」,也造成歷屆多位行政院長的角色,宛如照鏡子的豬八戒,裡外不是人,更是當今的憲政障礙。
在蔡蘇體制成形以來,外界除了在昔日兩人的競爭關係上做文章,更好奇在目前這個「類雙首長制」下,總統和閣揆間,要如何讓彼此的「權力維穩」,更是大家瞩目的焦點。這不僅影響著爾後蔡政府執政能否順遂,更牽動了明年總統大選的態勢。
在蘇貞昌院長組閣的過程中,蔡英文總統對他說「人都你找、你指揮、你負責,事也都你決定、你推動、你負責」,除了反應當今的「政治現狀」外,對於甫上任的「蘇式內閣」也的確讓人民「比較有感」,亦讓各界窺見出,台灣落實雙首長制的契機。
台灣是一個直選總統的國家,總統並非虛位的只是國家的象徵,加上目前立委選區制度的扭曲,導致國會議員素質參差不齊,冒然施行內閣制,有其政治風險。倘若,現階段蔡蘇體制持續運作得宜,或許雙首長制,會是未來台灣憲政體制上最好的選擇。
*作者為政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