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被曝光的中國問題疫苗案仍在調查當中,中國部分地方政府已宣佈取締出現問題的二類疫苗的自由市場流通,轉向由政府直接管理的疾控中心集中採購。
中國2005年頒布實施《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將疫苗分為一類疫苗(免費疫苗)和二類疫苗(自費疫苗),其中一類疫苗由省級疾控機構採購並逐級向下分發,流通過程較為規範;二類疫苗則有多種流通方式,接種單位可以自主採購。
此次涉及二類疫苗諸多流通環節的疫苗醜聞發生後,中國四川省於周二公布二類疫苗採購方案,宣佈在中國率先實行「省級集中掛網、集中帶量採購、政府服務監管」的採購模式。
中國媒體《新京報》引用一位北京中醫藥大學講師的話稱,中國對二類疫苗的監管相對寬鬆,導致二類疫苗生產、倉儲、銷售等方面都存在監管真空。四川的做法相當於斬斷了中間利益鏈,隔離了一些市場化運作手段和潛在違法犯罪風險。
但該報同時引用北京一家醫藥管理諮詢機構負責人的評論稱,僅僅通過掛網陽光採購並不能制止問題出現,還需要做到二類疫苗流通使用全程透明。除非疾控(中心)不從中掙錢。加強監管者角色。否則只要涉及利益,怎麼都會出現漏洞。
不停發酵的這樁疫苗醜聞涉案人員 還在不停增加。據中國中央電視台報導,除事發地山東外,江蘇、安徽、四川、福建已「控制」涉案人員25人,其中刑拘3人。
中國食藥監局周三再次發佈公告,宣佈新增4家涉案企業,加上之前公布的9家,目前捲入這樁疫苗醜聞的中國企業已達到13家。
山東食藥監局日前已對該省涉案的濟寧福泰醫藥有限公司、山東實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兆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出撤銷藥品GSP認證的處罰。
(撰稿:川江 責編:蕭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