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青少年吸毒者,一般人往往立刻貼上「不學好」的標籤,這樣的刻板印象讓他們成為社會見不得光的毒瘤,政治人物有意無意的忽視這些沒有選票的族群,企業不願投入吃力不討好的反毒工作,協助青少年戒毒的民間社團因此面臨資源匱乏的窘境。
位在西門町的「夢想之家青少年中心」是一所陪伴青少年脫離毒品的民間機構,由牧師廖文華創辦。草創時期什麼都不了解的他,選擇了年輕人經常出沒的西門町作為據點,「當時所有人都告訴我不要來,因為西門町的孩子都是壞壞的、愛玩的、不回家的」,但他認為,這是硬扣在孩子身上的刻板印象,他強調,年輕人學壞的根本原因在於沒有家的溫暖以及人生方向,特別是萬華地區破碎家庭的比率很高。
「西門町、萬華是直轄市中少見的弱勢社區,萬華有很多指標跟鄉村地區非常相像,在地人口的經濟能力、教育程度低,社會治安較差,新移民比例也是台北最高的,目前差不多有25%以上都是新移民的孩子,因此,在萬華地區不難見到父親忙於工作、母親不會中文的家庭狀況,孩子在學前的國語都成問題,連帶影響學生在後段的學習成效。
廖文華也提到一個萬華的真實個案:媽媽是印尼人,爸爸交了新女朋友常常不回家,後來爸爸坐牢,媽媽靠賣淫養大他,孩子從小就得自己照顧自己,成長過程非常受創。正是這些隱藏在社會角落中一個又一個的黑暗個案,讓廖文華決心出來開創「夢想之家」,希望能夠扶孩子一把。
「資源都會流向最窮的偏鄉地方,那城市裡的貧窮呢?城市裡的貧窮更貧窮」,廖文華口中的「更貧窮」指的就是萬華,他描述當地的黑暗面,讓人聽了怵目驚心。廖文華說,萬華有很多國宅裡面甚至沒有廁所、廚房,到處都是吸毒跟喝醉的人,毒癮發作時,2、30人共用一個針頭,用到鈍掉還在用,愛滋也因此而傳播;管區警察更私下向他透露,每天都在處理性侵案,每天都有女生醒來不知道人在哪裡,下體還在流血,這些都發生在西門町林立大樓的摩鐵裡。還有女孩為了尋求被保護的感覺而加入幫派,跟著一起吸毒,一起遵守「幫規」,當兩幫派互鬥,輸的一方就「進貢」這些女孩。「這是很噁心、很病態的,社會底層還是有很多很難想像的事情」,廖文華面露厭惡的神情。
慈善捐款流向弱勢 青少年吸毒者卻得不到關愛
雖然這些社會底層的黑暗面真實存在,卻未獲得應有的重視,更別提進一步的改善了。以青少年吸毒問題為例,要矯治或阻斷,需要大量的社會資源,但主要經費來自捐款的民間戒毒團體,卻常處於瀕臨斷炊的窘境。
廖文華表示,根據他掌握的資料,「台灣的慈善經費中,有60%善款流入宗教團體,其他的40%流向兒童、殘障、老人等公益團體,因為他們可愛、可憐、急迫,但社會對邊緣青少年的觀感卻是:『你好手好腳不學好,很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