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文青捧殺了台灣電影,「流浪地球」給了華人希望

2019-02-19 06:10

? 人氣

但雖如此,也不能說藝術電影無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一個資訊量直線上升的時代裡,封閉則已,一旦開放了產業視角,盈利作品必然要遭到新的市場競爭,因為人們渴望看到新東西。初期,在一片娛樂化的窠臼裡,「新浪潮」電影的寫實取向與社會取材,確實令人感到清新,親切,並言之有物,不錯的票房也讓這個流派的從業者受到激勵。但是,對電影工業而言更麻煩的問題也就因此產生。

所謂藝術,就是技術的突破,轉譯,解構,再詮釋,創作者必然處於專業的最前端思考,而不是顧慮普羅大眾的接受度,因此會使得作品走向「曲高和寡」的寂寞高地。更糟的是,大部分藝術創作者即便努力尋求突破,其結果卻往往是「曲不高」但又「和寡」,最終讓作者與作品陷入孤芳自賞的窘境。這個時候,若評論者還「官官相護」地吹捧之,創作者會走不出同溫層,也會產生更多狀況外的追隨者,對產業造成結構性破壞。

台灣開放外國電影進口,尤其是娛樂至上的好萊塢電影,使得這個藝術泡抹,很快就破滅。好萊塢電影與知識階層的西化,主導了80年代後期至今的台灣社會走向,但「新浪潮」電影卻沒幾年就走向末路,還拖著整個產業一起死,原因有好幾項,其中,藝術創作者與影評人接受了西化,卻拒絕好萊塢的「娛樂語法」,是最顯著的盲點。

電影是娛樂工業,或是藝術莊園?其實都可以,但想要讓從業者與觀眾受惠,乃至於對社會發展產生影響力,必然要選擇前者。李宗盛說,最難的事,就是讓人從口袋裡掏錢買單。確實,好萊塢的商業成就,可不簡單,因為電影是集合許多藝術專業人才造就的文化產品,讓各種頭角崢嶸的藝術創作者,合力完成一部能有票房盈餘的電影,有賴於強大的盈利慾望與市場眼光,還要搭配降低投資風險的商業模式。產業的壯大與獨霸,是藉由明星,故事所累積的票房營收,養出各種藝術專業人才與商業人才,不斷加乘精進的結果。

從產業的角度來看,票房,甚至附加商品的總和收入,才是電影工業的命脈,而這一切,絕不能偏離普羅大眾的好惡。強一點的票房電影,能引領消費潮流,告訴觀眾除了看電影,你還能買什麼。弱一點的票房電影,則是生產大眾想買的東西。前者如星際大戰,侏羅紀公園,後者如各種受歡迎的愛情電影,暴力電影等等。有了利潤,就能養軟實力,然後再與硬實力搭配,強勢出口。

與這種強大的商業─文化霸權作對,電影產業必須有自己的獨門本事,而反好萊塢的文青電影,顯然毫無抵抗力。「新浪潮」從一開始的接地氣,因少數人過度吹捧「藝術境界」,沒多久就變成好山好水好無聊,觀眾何苦掏錢買無聊呢?誰管你的電影是高達式的,還是小津安二郎式的?不好看,就是不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

雁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