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六年民進黨執政以來,兩岸官方交流中斷,連兩岸白手套海基會也面臨對岸「已讀不回」的窘態,每年三節台商回台參加海基會聯誼餐會,成為檢視民進黨政府兩岸績效的指標之一。
「因為我名字叫『人多』啊」
今年海基會在圓山飯店舉辦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儘管指標性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台商協會會長並未露面,但今年與會人數號稱創下近年新高。據稱海基會秘書長姚人多「拚酒衝業績」功不可沒。
「因為我名字叫姚人多啊,因此人當然多啊!」「跟台商朋友互動,要放感情,要真誠,要幫台商解決問題,台商有什麼疑難雜症,我們都會竭盡所能處理。」姚人多私下自我調侃。今年的台商春節聯誼活動,沒在「大老闆」、總統蔡英文面前漏氣,姚人多應是如釋重負。從文青幕僚、總統文膽到台商情緒垃圾桶,角色轉變不小。
去年六月,原總統府副秘書長姚人多轉任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眾人皆好奇這位「綠色指標股」放到海基會來,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有不少台商會長曾私下當著姚人多的面嗆說自己「對民進黨很有意見」、「從媒體報導對你的形象有疑慮」,但酒過三巡之後,互稱「朋友」的也不少見。
海基會內部人員私下表示,如果光拿「北上廣深」四大台商會長是否出席當指標,過於表面。這次春節聯誼,以前不願意來或有壓力的台商會長,今年「給面子」來了不少;甚至部分重要台商會長公開場合不便現身而選擇私下拜會,「但人家會有壓力,我們就不會對外講。」
溝通協調暫緩居住證修法
台商對民進黨政府從疑慮、觀望到願意互動,有跡可循。事件之一是去年底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病逝,儘管江丙坤是國民黨籍,但海基會為感念他對海基會及兩岸的付出,拋開政黨意識形態在會內設置追思會堂,對外開放弔唁。中國海協會前會長陳雲林即來台前往設在海基會的靈堂致意,這大概是民進黨政府上台後,第一位踏進海基會的中國重要人士。民進黨政府對這位國民黨時代兩岸交流的「萬應公」高規格悼念,台商們看在眼裡。
在兩岸關係冰凍的當下,姚人多或許成不了像江董一般在兩岸都吃得開的「萬應公」,但解決台商的疑難算是親力親為。海基會即傳過一件軼事,話說在一場台商飯局中,一位女性台商抱怨日前丟失市值百萬元的首飾,沒想到姚人多當場拿起電話,馬上打給丟失首飾時的縣市警察局分局長,希望對方多關照此案。沒想到奇蹟出現,隔天這位女性台商順利找到首飾,「服務口碑」也在台商界傳了開來。
當然,個人的經驗只能供做茶餘飯後的軼談,台商真正在意的,還是台灣政府政策的走向,是否能夠成為台商出外打拚的靠山。以去年中國政府推出港澳台居住證為例,台灣輿論一陣撻伐,陸委會承受壓力也研擬修法規範。據稱,姚人多認為修法不應該倉促上路,而應多傾聽台商心聲後再修法。據瞭解,居住證申請人數也並不如中共所盤算的踴躍,,對岸後來也未刻意炒作居住證議題,未再公布相關數據。在姚人多的溝通下,政府修法動作也暫緩。
另外,姚人多畢竟是總統的親近幕僚,「直達天聽」向總統反映台商心聲不是難事。他也積極替台商出頭,與相關決策部會、地方縣市協調、牽線。包括政府力倡台商回台投資,但資金回流所牽涉的稅務問題,乃至台商回台土地的取得等問題,都事涉台商回台的意願。
回過頭來看,民進黨政府把台商回台參加三節餐會當做績效指標,在海基會內部也是見仁見智。「民進黨政府上台後,一直很想做馬政府時代可以做的事情,但中國門不開,因此一直有挨打的感覺,甚至變成北京要脅的籌碼。民進黨想學國民黨那套,無異自限框架。」海基會官員說。說穿了,政治人物經營台商,不外乎選票及選舉時的金援。姚人多是否難逃數字迷思?
不瞭解台商是民進黨的損失
不少人曾對姚人多提出這樣的疑問。「如果我做的事情是為了民進黨的選票,台商應該也看得出來吧?海基會本質上應該超越黨派。」據稱姚認為,「民進黨內沒有幾個人瞭解台商,甚至不想瞭解台商,制式反應都是台商不愛台灣或在掏空台灣,這是民進黨的損失。」對台灣社會來說,最好的方式是任何政黨都應該瞭解台商。長期以來,中國台商被國民黨視為「獨占財」,這在任何民主國家都是不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