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文件》風暴席捲全球,各地政商幾無倖免,然而,眼尖的媒體發現,名單中可能為美國人身分的投資客僅200位,相較其他國家比例相對地少,美國為全球富豪最多的國家,難道美國的富豪都不避稅?
美國避稅太簡單
打擊貪腐的跨國團體「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TI)副主席舒堤夏(Shruti Shah)解答了這個疑惑:「在美國洗錢、變換身份太容易了,根本就不需要跑到巴拿馬去攪和。」
Forget Panama: it's easier to hide your money in the US than almost anywhere https://t.co/CirCKsxqy5
— Aaron Grunwald (@aarongrunwald) April 7, 2016
舒堤夏指出,美國任何一個州都一樣,成立有限公司或法人的申辦過程中,連受款人(beneficiary)的身份都不需要提出證明,美國德拉瓦州(Delaware State)出現空殼公司的頻率之高,是TI最常拿來當「負面教材」的案例。
不止德拉瓦州,澳洲格里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教授夏曼(Jason Sharman)也曾在受訪中諷刺,「索馬利亞的(防堵避稅)標準都比(美國)懷俄明州、內華達州還高。」
避稅天堂
一般對洗錢、避稅天堂的印象,多半都是國土很小、資源不豐的國家,但是根據「國際賦稅正義網絡」(The Tax Justice Network, TJN)2015年的調查報告,美國在全球「避稅天堂排行榜」上高居第三名,僅次於開曼群島和新加坡,甚至超越了眾所周知的洗錢中心瑞士和香港,這次爆出秘密文件的巴拿馬,也不過排行第13名。
"In fact, a recent study by the Tax Justice Network foun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third-biggest offender in … https://t.co/YbKlwZtavb
— ErikKudrna (@ErikKudrna) 2016年4月5日
根據國際賦稅正義網路,成立空殼公司避稅或洗錢的流程如下:1. 找到當地的註冊代理;2. 註冊代理會提供負責人的建議人選,這些人選通常都是律師;3. 由於律師與客戶間存在保密協議,得知背後負責人是誰非常困難,就算查出來,很可能也是另一家空殼公司而已;4. 新公司成立後,高額款項就能在帳戶中運轉自如,沒有任何人能突破保密架構。
除了巴拿馬 美國人更喜歡這些國家
但是,如果真的有非常謹慎的美國人,不想把錢藏在美國本土怎麼辦?美國新聞分析網站《Politico》報導,談到設立境外公司,不同國家的富豪其實也有不同的「偏好」。
比起巴拿馬,新加坡、開曼群島和百慕達更對美國人的胃口,因為這些地區都講英文,法律架構多半源自英語系國家,政治體系也相對較為穩定。
Happy New Tax Year. Spare a thought for those desperately trying to avoid it... https://t.co/ImSGSsbQ7X pic.twitter.com/bzaNabxoD3
— Alan (@AlanLewis05) 2016年4月6日
密西根大學教授艾維約納(Reuven Avi-Yonah)無奈地說,「如果這批文件來自新加坡,我們也許能揪出更多美國避稅漏洞,但它偏偏就是『巴拿馬文件』。」
《政治》並分析,如果這些巴拿馬文件是1980年代的資料,情況可能就相當不同,當時巴拿馬還是美國富豪的避稅熱門選擇,但是自從1989年老布希總統(President George H.W. Bush)入侵巴拿馬,推翻軍事強人諾瑞嘉(Manuel Noriega)政府後,美國有錢人就一哄而散,各自尋找新的秘密銀庫。
管制消極 避稅活動恐轉往美國
另一個反貪腐的非政府組織「全球金融誠信組織」(Global Financial Integrity, GFI)進一步擔心,巴拿馬文件流出後,尋求境外公司設點的人也許會轉往美國,GFI 主任羅威(Heather Lowe)認為,相較於歐盟或其他國家,美國的打擊行動非常消極,到美國設立空殼公司,可能比其他國家還安全。
舒堤夏也說,國際透明組織曾和參、眾議員合作,提出相關改革法案,試圖讓美國的公司持有人資訊更透明,但從2008年到現在都遲遲沒有動靜。
After you read the #PanamaPapers info, check out our data on illicit outflow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https://t.co/5MwUYr2Brs
— Global Fin Integrity (@GFI_Tweets) 2016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