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完美的公司,合理嗎?
上市公司總能合法的在報表中呈現它們的業務是多麼健全,
但背後其實都是靠業外收入支撐,
令人起疑的部分全藏在母公司的報表裡。
財報是假的? 不,連公司也是假的!
在中國有太多企業的會計帳充斥著模糊和晦澀。它們往往有二本、甚至三本帳,而把真正的帳簿隱藏起來──一本給官方看,一本給投資人看,最後一本才是真正的帳簿。公告的大多是空殼公司或控股公司的帳目,而不是核心業務帳,這樣才能夠不讓企業的真實價值曝光。不止小公司如此做,大公司這麼做,甚至上市公司也這麼做。這種欺瞞的行為沒有經過會計師事務所的查核,也因為缺乏會計師全面的審核,導致經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例子比比皆是,包括高獲利的大型企業。每個例子違反會計法規的程度都不同,小自訊息揭露不完整,到全面的作假帳,甚至連公司都是假的。人在北京的會計專家保羅‧吉利斯(Paul Gillis)揭露了幾項中國企業慣用、誤導查帳人員的簡單手法,總結起來包括:製造假營收、偽造現金流量/資產、假的客戶、假的員工、以及假的公司。
近期最大的假營收醜聞,跟瑞典的富豪汽車有關。為了獲得銷售獎金,部分中國在經銷商把銷售數字上灌水。富豪汽車在中國並不算熱門,2012年還因導線座裝置不良及油管出現裂縫可能會漏油,而召回了12,000輛進口車。然而,2011年該公司發現,全年47,140輛的銷售數字中,竟然有7,000輛是憑空偽造的──占了銷售量將近15%。當然,2012年的數字也一定是灌水的。
造假的不僅是民營企業,就連國營企業也常在營運數字上動手腳。2012年6月,審計署發現部分大型的國營企業為了逃稅,也在數字上搞鬼。審計署發現中國石油及中國石化這兩家中國最大的石油公司,總共低報了28億人民幣的獲利。同時,中國南方電網的帳目也被發現違反會計準則。這也說明了所謂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安侯(KPMG)、安永(Ernst & Young)、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台灣稱為資誠)以及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內部恐怕少不了弊案醜聞。審計署同時發現,中國移動的財務和營運也有問題,在2009至2011年間的招標、合約管理、和客戶資計保護上都有違法失職情事。
2011年2月,中國鐵道部部長因面臨貪污調查而被罷黜下台(不久被革除共產黨籍),隨後於2013年4月正式以貪污罪名起訴,7月被判終身監禁。當時正值新領導人上台,這個極有權力的部會(管理中國最大國營企業之一)就這樣被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