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統計資料失真的問題,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早在2000年前後,便有研究機構和外資券商提出類似的疑問。當時,中國剛剛加入WTO,正要「打開大門迎向世界」,開始與世界的標準接軌,統計資料開始受到重視,也受到國際間的檢驗。例如《亞洲華爾街日報》和倫敦《金融時報》,就雙雙針對中共官方預估的經濟成長率,公開表示懷疑。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也指出,中國各省市公布的經濟成長資料,和官方公布的整體成長率並不相符。
以2000年為例,除了雲南一省外,其餘各地成長率均高過全中國。這種「各地都比平均高」的奇怪現象,開始受到廣泛關注之後,人們也漸漸發現更多中國經濟數據的可疑之處。匹茲堡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斯基(Thomas Rawski)的研究發現,1998至2001年間,中共官方公布累計經濟成長率,高達34.5%,但同時期能源的使用量卻減少了5.5%,物價下跌2%,就業幾乎無增長。 這種種現象,與一般成長中國家的經驗法則不符。另外,德意志銀行曾以電力使用量、飛機載客率、零售銷售及固定資產投資等數據,推估1991至1998年間中國官方公布的經濟成長率,結果發現平均虛增了4.7%。
除了經濟成長率之外,中國另一個重要數據――失業率,也被關注和置疑:《新聞週刊》曾指出,2001年官方公布失業率為3.6%,但這不包括1000萬名從國營企業下崗的工人,以及當時1億5000萬名分散在各大城市、工作狀態不穩定的農民工。失業率數字之所以失真,外界普遍認為是基於不能「動搖國本」的政治考量。
對投資者而言,中國官方公布的統計數字與現實狀況可能存在嚴重誤差,直接影響的是資產評價和成長性預估。許多看衰中國經濟前景的觀察家和分析師,多半認為中國過度的投資和閒置產能――包括房地產和都市化建設,都將引領債務泡沫破滅和經濟崩潰,像是長期經濟趨勢預測家哈利.鄧特二世(Harry S. Dent Jr.)便抱持這樣的看法。
當然,我們不用一味追逐這些空頭大師的腳步,大肆批評中國政府「政治凌駕一切」。但中國官方統計數字可信度低,是不爭的事實,就連前面提過2000年前後「各地都比平均高」、「影子省分」的現象,經過10年仍未見改善。2009年大陸各省GDP總和超出全國3.1兆人民幣、2010年超出3.1兆、2011年超出5兆,到了2012年超出金額高達5.8兆,31省區市總和超過全國10%(本書第一章有相關討論)。
高盛在2013年4月曾指出,中國的進出口數據也可能是造假的。因為高盛發現,當年一季度中國對歐洲出口同比僅增加1.1%,對美國出口同比僅增加6.8%,但出口香港卻暴增74.2%!香港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這實在太不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