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 OPPO 的 10 倍混合光學變焦技術。借助潛望式結構,OPPO 將原本只能橫向放置的鏡組改成了「L」字型,得以在不增加手機厚度的前提下,放下更多的鏡片,所以它的長焦頭可以做到等效160mm 焦距,抓拍到更遠的景色。目前 OPPO 已經宣布將會在今年第二季度正式將該技術投入量產。
儘管人們對於這些創新的技術和點子各執一詞,但可以確定的一個趨勢是,Android 手機的競爭維度正在發生改變。這更多涉及到一種對用戶注意力的爭奪。比如怎樣保證自己的產品和品牌被大眾關注?又如何讓用戶對新品產生興趣?
這使得智能手機不再是一個單純比拼硬件規格的產品,它已經變成了一個涉及差異化技術、品牌口碑乃至是營銷推廣展示的產物,至於最終能突出重圍的公司,肯定在各方面保持均衡的同時,又能對某個功能點提出新的見解。
所以,比起四平八穩,今年的 Android 手機對於新技術的嘗試也變得更加大膽和開放,你也很少會看到 iPhone 的影子。
iPhone 的光環效應正在逐漸減弱
曾經,借鑒 iPhone 手機的設計和核心功能點是大部分 Android 手機廠商會選擇的不二策略,那意味著你可以在一個已經經過市場驗證的案例基礎上,再做進一步的調整和改進。
這不僅十分保險,也省時省力。
哪怕是在 2018 年年初,借鑒的趨勢仍然十分明顯。當時,iPhone X 剛推出不到 6 個月,Android 幾大品牌旗艦機的審美就集體下線,齊齊加入瀏海屏陣營。
一些廠商高管也認為,提供和 iPhone 近似的設計是一種不得不跟隨的趨勢,哪怕它們並沒有在這條黑邊上提供和 iPhone X 一樣的 Face ID 功能。
但在今年,類似的吐槽聲變少了,長得和iPhone 一樣的手機也大都悄聲無息,而多攝、鑽孔屏、升降結構、屏下指紋甚至是折疊屏之類的新鮮事物,成為了用戶會討論的焦點。
究其原因,其實也和近兩年外觀基本沒什麼變化的 iPhone 有關。
受限於 3D 結構光的體積,蘋果在短時間內很難解決頂部的寬瀏海問題,意味著它的正面造型自然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但 3D 結構光並非是智慧型手機的唯一選擇。無論是屏下指紋還是側邊指紋,配合水滴屏、鑽孔屏甚至是升降結構,都可以在兼顧解鎖、支付需求的同時,在屏佔比上做得比 iPhone X 更為極致。
另外,人們對新 iPhone 的熱情也在減弱。不管是 2018 年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份額變更,還是最新一期的蘋果財報都在佐證,iPhone 不如以前那麼好賣了。雖然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過高的定價策略和電池更換計劃造成的,但如果新機看上去和舊的沒什麼區別,確實也很難保證對消費者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