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洞見報告「遺忘不了的那天:東日本大震災五週年」中,大致針對東日本大震災的復興計劃做個簡單的介紹,並依據復興廳所做之官方報告,檢視過去五年來災後重建的進度。本文洞知識將說明日本政府在海嘯防災對策上的改革,並暫且放下官方說法深入災區,一探改革所遭遇到的困難。
日本政府的海嘯防災對策集中在上一篇所提到的城鎮再造計劃,其內容主要分為「高台移轉」與「多重防禦」兩大主軸。高台移轉顧名思義,即將海嘯侵襲區的居民遷移至後方高地或山區,而多重防禦指的是如何在防波提之外,緩和海嘯衝擊的對策。以下將詳細介紹。
高台移轉、住商分離
高台移轉的目的並非將全市鎮遷離,而主要是將住宅搬離至高地。日本政府對此成立「防災集團移轉促進事業」,負責協助居民協調與移轉手續。在福島、宮城、岩手等震災三縣,共劃定 331 個地區共 9534 戶實施集體移轉。
在內容上,將移轉目的地稱為「住宅團地」,而原住地劃為「移轉促進區域」。首先日本政府將徵收移轉促進區域上的災民土地,同時也協調住宅團地的土地擁有者轉讓所有權予政府,而轉讓大致上有直接購買或公有地換私有地的方式。
再來政府將負責住宅團地上的公共設施建設,以及協助移轉者的土地取得及住宅建設,而自從廢除一戶 1655 萬元的費用限制後,原則上國庫將完全補助。最後針對移轉促進區域調整為商業地區與農漁設施,實現完全的住商分離。
高台移轉乍看完備,但卻成為至今重建工作上最窒礙難行的計劃,類似於城鎮遷移的工程上,最大的問題還是來自於資金的不足。為了實現安倍政府喊出的「災害面前令人安全又安心的家鄉(災害に強い安全・安心のまち)」,國庫幾乎全權補貼,但在各縣預算有限下,並非所有人都真正可以拿到補助。
另一方面,無論是住宅團地或移轉促進區域,土地徵收民有地所有權複雜,加上有些居民災後杳無音信,使得土地取得困難。最後則是家族於移轉促進區域歷經多代,不願輕易移轉的問題。
大海嘯的多重防禦對策
一般而言,高台移轉多實行於丘陵地段,而多重防禦則實施於平原地帶。多重防預從字面上的解釋,即為拉長防禦海嘯的縱深。日本政府計劃於福島、宮城、岩手等震災三縣沿岸興建綿延超過 400 公里的防潮堤,其中標高達 10 公尺以上的巨大防潮堤合計共約 50 公里,全工事總計高達一兆日幣。
在防潮堤之後,為高台移轉計劃中的移轉促進區域,此地如前述多移作農漁設施與商業地區,因此種植防災林及興建避難建築,鑒於東日本大震災中,部分民眾因躲藏於建築頂樓而幸免於難,遂放寬建物容積率以期可將最上層劃為避難場所與備品倉庫。避難建築除了一般所知的耐震基準之外,國土交通省也創世界先例(註1),與專家合作訂定其在水壓耐久下的強度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