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剛看完《太陽的後裔》,除了沉溺在「雙宋」的俊美及浪漫劇情外,心中有太多的驚嘆與感嘆。驚嘆的是該劇製作團隊全球化的視野,從整體媒體公關操作就可看出,整個檔期中,除了亞洲地區的媒體露出外,連英國媒體BBC都大篇幅報導,並稱之為「橫掃亞洲的DRAMA」;再者,其中極為細膩的置入手法,面膜、化妝品、subway甚至是自動駕駛的汽車,每一個場景都明白地讓你知道他在置入廣告,但卻自然的讓你完全不覺得突兀,跟現在會在戲劇前面冠上贊助品牌名字的冠夫姓手法比起來完全是高下立判。
感嘆的是韓國人怎麼可以把他們的軍人拍得這麼帥,深入地去思考,劇中除了為祖國犧牲的偉大情操之外,將之支撐起來的元素是一場又一場的爆破、一台台的直升機、大批的軍火以及各種戰地的場景與風光,這跟我印象中的台灣本土軍旅片只有在營區裡跑跑步、被班長「磨練」以及拿著不知道是什麼時代的槍在前進突刺有很大的落差,至於造成此落差的原因有很多,先不講兩國社會對於軍人的觀感,單從製作資源去談,為什麼韓國可以有這麼多資源去拍一部戲劇?那我們台灣呢?
因為韓國在發展影視產業時成立的是投資型自償性文化基金,所以從投資大長今開始,基金獲利,就再投資下一部,有資源有責任的明確檢核制度,以及穩健的利滾利機制,讓韓劇的製作費越來越充裕(詳細資料如下),品質也越來越好,可謂子彈足了,夢想就大了!
- 《來自星星的你》3.5萬美元/集
- 《Doctor異鄉人》7萬美元/集
- 《命中注定我愛你韓版》12萬美元/集
- 《製作人》17萬美元/集
- 《對我而言,可愛的她》20萬美元/集
- 《太陽的后裔》23萬美元/集
反觀台灣,國發基金編列100億元加強投資文創產業,立意良好,但檢核的制度在哪?被幾個製作公司壟斷資源的現象如何解決?其他文化局的各項補助也相當零星分散,這樣的制度已經證明無法有效幫助熱情且具備專業能力的影像工作者,遑論由影視為首所帶動的後續廣告行銷效益。
希望台灣的政治人物,尤其是即將上任的文化部長,在韓國大軍壓境時,好好思考自己能為台灣文創影視產業做什麼?也期待未來能成立有權有責的投資型自償性文化基金,統合各類補助,集中火力與資源,發展文創影視產業,畢竟學人家不可恥,可恥的是明明知道錯了卻不願意改變的阿Q心態。
*作者為國會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