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九州熊本發生七級大震,鄰近的大分的震度也高達六級,造成多處地方嚴重的災情。前震和本震後的餘震不斷,根據日本氣象廳統計,截止4月26日為止,熊本地區發生震度一以上的地震就超過910次,呼籲民眾「地震狀態仍然活絡」不可掉以輕心,一時之間並無平息的跡象。
日本媒體多集中報導地震對當地居民和觀光勝地的影響,鮮少著墨於身在當地的外國人狀況。這些外國人包含了留學生,以及一大批可能完全不懂日文的觀光客。311東日本大震災的震央地,嚴格說起來不算是觀光熱門景點,然而這次不同。這回地震所在地的熊本和大分,都是外國人熱愛旅遊的地點之一,尤其大分縣的由布院溫泉更是西方人到九州的首選。
避難指示只有日文,令觀光客傻眼
雖然日本政府指示各地救災中心,對外國人的救助也必須一視同仁,不過實際上卻是當地救難人員和避難所的志工,因不懂英文而難以在第一時間提供協助。華人圈的旅客懂得漢字,即使日文不通,大多也能一知半解獲得協助,但像是歐美人士或近年來倍增的泰國觀光客,完全不懂日文與漢字,只能靠英文溝通時,就困難重重了。
例如有從泰國到大分由布院溫泉旅遊的觀光客就表示,大震發生後,他們向泰國駐日大使館求援,大使館請他們先到避難所。可是在國小體育館裡臨時成立的避難所中,沒有一個人會說英文,晚上又冷,讓他們覺得備感孤單。還有在這裡避難的留學生,才剛來日本不久,日文還不太懂,想獲得地震影響的最新資訊,但避難所只提供日文情報,他們只能靠著臉書跟外面的朋友聯繫,請他們翻譯現在外界的狀態。
實際狀況不等同於紙上談兵
大分別府的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幾乎有一半師生都是外國人。四月才新生入學,就遇到地震。許多外國人不僅對日本生活尚未習慣,連手機都還沒辦好,甚至對地震也不太熟悉。他們曾從媒體上聽聞日本是地震大國,故對防災也有十足的對策。然而,這次實際經驗卻讓他們發現,似乎並不完全如此。
例如有留學生便在推特上說,很感謝有許多人提供避難指示,但是,他們都只說日文。不少人聽不懂,現場狀況又混亂,好多留學生都迷路,找不到避難所。
此外,一開始的物資不足是最大問題。超商的食物跟水都被搶光了,避難所的東西也不敷使用。有女同學碰到生理期,不知道該上哪兒能找到衛生棉。
另一方面,對於照顧外國人的避難所,其實也有優良的範例。像是熊本市的國際交流會館裡的避難所就有能說英語的志工,並提供了五國語言的書面引導。在這裡避難的外國人約有五十多人,基本上都對應急處理表示滿意。
這次九州的地震,意外震出日本在救災和引導避難時,面對外國人因為語言隔閡,在出現溝通上的困難,暴露捉襟見肘的窘境。
日本的防災訓練並不少。像是熊本和大分兩縣,因為外國觀光客特別多,政府也有特別規劃防災計畫。可是,這次的實際經驗卻發現,很多突發狀況無法應付,多流於紙上談兵。光是這兩個地方到底有哪幾國的人正在避難?避難者的人數有多少?都無法正確掌握。
日本為迎接2020東京奧運會宣示觀光立國,希望在四年之內,將年度到訪日本觀光的人數,從兩千萬人提高到四千萬人。觀光客愈多,代表地震突發時會遇到的狀況就愈難以想像。日本有能力去應付嗎?若沒有從這次熊本・大分地震中學習並且改善,恐怕將成為日本觀光立國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