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年輕人想探究管理的祕訣,聽說有位高手很懂,於是「他滿心好奇,打給那位企業主管的助理,想知道能否約時間討教,沒想到助理立刻把電話轉給主管本人」。
年輕人詢問何時能登門拜訪,並認為那位主管一定忙得分身乏術,結果卻不是這樣,「那主管說:『這週每天都可以,只有週三上午不行。你選個時間吧!』」讀者當然會很好奇,為什麼他的時間這麼自由?
或許該問個更好的問題:要如何這麼自由?若只說一般上班族沒那麼輕鬆,未免還太過輕描淡寫了。我看過愈多時間紀錄,愈發覺「工作」和「開會安排」密不可分。不少人每天要花6至8小時在見面開會或電話會議,負責多項專案的資深人員尤其如此,獨力進行的工作只能留到晚上或週末處理。至於有空思考的時間,上班期間根本免談。
然而,不是每個人的行程表都滿到爆。我與傑夫.希斯約訪談時間就見識到。他從國小六年級開始思考行程規畫的技巧,讀過超多時間管理書籍,如今他任職於矩陣服務公司旗下的矩陣應用科技公司,公司業務是生產與販售石化儲存設備,他在奧克拉荷馬州的土爾沙(Tulsa)上班,但還負責首爾市郊的生產基地和雪梨辦事處,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到處跑透透,帶領的員工橫跨多個時區。
他回答我一連串行程管理的提問,與我交換了電子信箱。我詢問能否通話訪談,並心想他也許會答應在幾週後的某天下午3點45分,與我進行短短15分鐘的訪談。沒想到他竟跟我說:「我現在時間很空,不如妳提出幾個中意的時間吧!」
在我們實際通話時,我忍不住發問,其他在美式企業工作的人,怎有辦法像他這麼有空?
他回答:「這主要是心態問題。我時間多得不得了嗎?唔,我的時間跟每個人一樣多。我想重點在於『怎麼看待時間』。」
在交談過程,我發現他看待時間的方式極為關鍵,他能夠逃脫「忙碌」的陷阱,不像很多人明明希望有時間沉澱,卻總是被行程給卡死。
說到底,他最大的祕訣是:「我喜歡行程表上有空白。」多數人雖然哀嘆時間不夠,卻並不喜歡有空白時間。我們熱愛把事情列在行程表上,證明自己有在做事,或者像傑夫所說:「大家愛開會只是因為這樣可以顯得他們很忙碌,很有用,很能幹。」任何事只要記在行程表上,而且涉及別人,就自動搖身一變為超級重要─實際上重不重要則另當別論。
沒排行程,不等於閒閒沒事幹
如果你認為有必要讓自己看起來很忙,以充實的行程表向世界證明你很重要,那麼就會一直想把行程塞滿,覺得什麼事可能有趣就列到行程表上,有空檔就答應別人提的事項。人們希望自己能被列進副本轉發名單,沒受邀開會就不爽,並非真心希望行程表有空白,一旦出現了空白時間,便立刻拿起手機查看信件和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