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除了男女生理上的差異,恐怕更多的是在心理的調適上,女性似乎更願意敞開心胸,坦然接受老化,並找尋另一種生活方式,成就自己的老年生活。而男性或許是多年來都在工作、上班,社交生活也多侷限於工作上的應酬,因此在退休後,對於這些沒有營利意圖的社交,一時之間似乎很難適應與接受。
關於《老後生活心事典》這本書,雖然是日本作家佐藤真一的翻譯作品,但是台灣很多社會趨勢常常是晚了幾年,跟著日本走,就高齡化社會的群眾心理論述,本書對台灣的民眾還是非常有參考價值。書中將老年的階段分為60世代(60-69歲)找出自己的本心與真義並加以實踐的年齡、70世代(70-79歲)接受他人的支持,並且思考世代繼承性的年齡、80世代(80-89歲)超越失去,並保有嶄新未來展望的年齡、90世代(90歲-)持續保有智性的好奇心,並深化內在生活圈的年齡。
作者不僅深刻且細微地描述60歲到99歲間心態的轉變,也賦予每個階段可以研究的功課,甚至還站在晚輩的立場討論起在長者往生後所謂的「延續性連結」的概念,也就是死亡並不會切斷連結而是會持續下去的想法,可以讓人持續保有健康的連結,並且早日從悲傷之中恢復心情,甚至讓留於世上的人擁有更好的未來展望。
作者說,在他岳父過世時,他受贈了岳父的外套與大衣,每次穿上大衣,總會想起岳父的各種回憶,而主張與逝者之間持續保有連結,就是讓那個人永遠存活在我們心中。
作者另外提到著名精神科醫生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提倡人們被宣告死亡即將來臨時,通常會歷經「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接受」等五個階段,然後才會真正接受死亡,當中逐一的詳細論述也讓我初步瞭解到,人終有一天都要面臨的這個關卡,可以及早作準備,時候來臨才能快速適應。
讀完本書,總歸一句,不用怕老,怕的是沒準備要老,年老卻搶先一步來臨。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晨星出版《老後生活心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