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特寫:香港老人自殺率高 逾半數自殺者罹患憂鬱症

2016-02-18 15:35

? 人氣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說:「香港人生活忙碌,未能注意到(老人家輕生的)先兆。」(BBC中文網)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說:「香港人生活忙碌,未能注意到(老人家輕生的)先兆。」(BBC中文網)

2007年的八月,一位名為梁巧的人瑞在家中自縊。老人清末出生,已107歲,曾經歷風雲變色的日子。她身體硬朗,已屆高齡亦尚可自理;四代同堂,平常生活快樂無憂。她自尋短見,令兒孫驚訝不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過,梁巧自盡前有不少異常舉動。她曾與家人說,覺得自己年紀太大麻煩家人。更奇怪的是,大熱天時,她在家中亦穿著多件衫褲,連鞋襪也穿好。回想起來,這些都是老人有自毀的徵兆。中國人的習俗中,壽衣是自已喜歡的衣服。這位百歲老人或許也抱持傳統觀念,認為在黃泉路上,穿多幾套衣服可保暖。

這個故事,是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的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何永雄告訴我的。雖然何永雄只從報紙上讀到相關報導,但卻留下深刻印象。意欲自尋短見的人,無論年紀多大,總會發放一些訊號。

在香港,平均每天都有一名老人自行了結生命。

何永雄說:「老人自殺一定是普遍的。老人自殺率比其他年齡組別高很多。」

香港心理衛生會宣傳攤位
憂鬱症是老人自殺背後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圖為香港心理衛生會宣傳攤位(香港心理衛生會提供照片)。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數據指,2013年全港每十萬人有12.3人死於自殺。不過,60歲或以上的年齡組別,自殺率為每十萬人有21.6人自殺。另外,香港的老人自殺率往往比歐美國家高兩三倍。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指,老人家更有決心尋死。他說:「老人家的自殺方法是跳樓及上吊,這些都是致命率很高的方法。」

老人憂鬱

憂鬱症是老人自殺背後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政府曾委托兩間大學進行研究,2002年發表報告。研究發現,60歲以上、自殺身亡的人當中,56.5%患上憂鬱症。

香港老年精神科學會的周寶鈴醫生說:「長者身體經歷一些變化,所以有一些生理因素,導致他們患上憂鬱症的機會高些。」

另外,周寶鈴補充:「在長者的年紀,環境有很多改變,令到他們不開心。」

生老病死是不變的定論。不論地域,步入晚年時,往往遇上悲痛事件——如喪偶或患上長期病患——但香港有一些特別的因素,令到長者患上憂鬱、甚至自尋短見的機會增加。

家庭負擔

退休後家庭角色的轉變,亦令長者無所適從,有些長者或會認為自己沒有用、沒有價值。

香港心理衛生會助理總幹事(服務及教育)程志剛說:「長者在壯年時照顧家庭,但到退休時,子女再不需要他們的照顧,甚至反而需要子女照顧。」

在西方,家長期望子女成年後,就會有獨立的生活。不過,在香港華人社會,家長希望與子女有更緊密的關係,甚至有餘力時,會為成年子女提供財政的協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