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紅觀察:倫敦「蝸牛」何處去?

2016-06-06 07:00

? 人氣

倫敦東區房價高漲,街頭抗議房價的海報。(白曉紅攝)

倫敦東區房價高漲,街頭抗議房價的海報。(白曉紅攝)

倫敦市長Sadiq Khan當選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倫敦人對住房問題的擔憂。社會住宅(或稱公宅)的嚴重缺乏,是許多倫敦人最關切的問題。在這個適合年輕人創業的國際都市裡,住房問題關係着倫敦年輕人的生活,關係着下一代的居住條件,關係着倫敦人的未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支持Sadiq Khan的選民當然都希望,新市長能夠兌現他的重大承諾,建蓋社會住宅,限制開發商對倫敦住房市場的侵蝕。這種侵蝕早已造成私人住宅的房價高漲——如今,倫敦的平均房租是每天五十五鎊,要比住在歐洲四星級旅館還要貴。同時,社會住宅的私有化造成了勞動階級家庭住房的短缺﹕這源自柴契爾時代立法允許社會住宅的買賣,造成商人購買社會住宅並以高價再賣出,造成社會住宅的短缺和房價高漲,以及那些剩餘的社會住宅區的環境惡化和凋敝。如今,首都年輕人買不起或租不起私人住宅,又難以得到品質合格的社會住宅的情況十分普遍。

倫敦市長勝選人漢恩。(美聯社)
社會住宅的嚴重缺乏,是許多倫敦人最關切的問題。新任倫敦市長漢恩能否兌現他的重大承諾,自然備受選民關注。(美聯社)

而目前保守黨政府正要在國會通過《二零一六年住房法》,各界人士擔憂這將加速「社會淨化」(也就是在住房上淘汰低薪階層,迫使他們遷離),使得已經嚴重的住房問題變得不可收拾。進步住房聯盟(Radical Housing Network)表示:「這法規的意圖是要摧毀社會住宅,是要迫使地方政府賣掉社會住宅,並使得人們不能終生居住社會住宅,減低人們在社會住宅的可居住時間到僅僅兩年……,法規會將資源導向人們無能力支付的『第一棟房』,而非新建我們所需要社會住宅……。」 該聯盟認為,法規將讓私人房東能為所欲為,使得一般收入者一輩子都得受高昂房租的控制,「而且房東將更容易趕走房客。」

目前,以進步住房聯盟為中心的各方社團已在集結反對《二零一六年住房法》,要求政府必須開始控制私人房東設定的房租,並投資建蓋品質好的社會住宅,而不可賣掉公共用地給開發商。

公共用地被開發商買去謀求利潤,在倫敦到處可見。它通常是以地區的「更新重建計劃」(regeneration)為名。如今聽到這個字,多數人都能明白它指的是社區裡最底層的一群人——也就是與這社區共同成長的,居住在社會住宅的居民——將面臨居無住所的「被淨化」命運。

倫敦十九世紀建蓋的社會住宅Boundary Estate,如今多被商人買去,炒高了房價,當地因此「雅痞」起來了。(白曉紅攝)
倫敦十九世紀建蓋的社會住宅Boundary Estate,如今多被商人買去,炒高了房價,當地因此「雅痞」起來了。(白曉紅攝)

在「更新重建計劃」下,最近出現了一種新型的,為年輕人提供的住房,引起社會注意。這就是所謂的「集體生活」(collective living)的私人住房計劃。它的新建大樓位於西北倫敦的Willesden Junction,離市中心約半個小時地鐵車程。「集體」是該公司的名稱,咋聽之下還以為是嘻皮文化的社團,後來看了它的網站,才知道那事實上是個市場名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