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美食與明星以外的台灣:《樂戶台灣》選摘(2)

2016-06-16 05:40

? 人氣

作者黃璟瑜(右二)與高雄市市長陳菊合照。(天窗出版社提供)

作者黃璟瑜(右二)與高雄市市長陳菊合照。(天窗出版社提供)

一旦計劃移民他方,不論是哪個國家也好,作為新移民,認識當地的歷史文化、地理和政治環境,這都是必要的,畢竟,我們的新家在此。在過去殖民地時代,港英政府刻意讓港人跟兩岸敵對的政治疏離;回歸之後,關注的重點又落在中國大陸身上;是以台灣雖離香港不遠,但港人對台灣的認識,往往只局限於美食與明星,至於台灣的其他方面,談不上了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日治五十年 傳統與日本文化兼備

台灣政府,是指統治台灣、澎湖、金門、馬祖之中華民國政府。就主流媒體而言,均稱中華民國政府為台灣政府。台灣總面積:36,000 平方公里,人口 2,300 萬。

十七世紀前期,荷蘭人進駐台灣,開始了傳教、貿易及各項生產活動,並招募大陸沿海地區的漢人來台墾殖。在中國大陸沿海地區人民尚未大量移民台灣前,原本住在台灣及其周邊島嶼的,是賽夏族、泰雅族、排灣族和卑南族等原住民。其後,在短暫的鄭氏政權時期及清朝統治的兩百多年間,漢人移民逐漸增加,在台灣形成漢人社會。

由十七世紀初以來,台灣歷經過不同政權的統治,從 1624 年起,荷蘭人統治台灣 38 年,以台南為主要據點,期間北台灣又有西班牙人統治 16 年(1626 年至1642 年);1662 年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佔領台灣,鄭氏經過三代,在台灣統治了約 22 年;之後,1684 年滿清收復台灣,統治台灣前後共 211 年;1894 年,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敗給日本,1895 年簽訂馬關條約,台灣割讓予日本,成為日本殖民地。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當時中國國民政府正式接收台灣,日本對台灣 50 年的殖民統治告終。二次大戰結束未幾,中國又陷入國共內戰,最後,國民黨敗退,1949 年,蔣介石率領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入台。

重慶遊行民眾高舉中美英蘇四國國旗與蔣介石像,力歡慶抗戰勝利。(國史館提供)
重慶遊行民眾高舉中美英蘇四國國旗與蔣介石像,力歡慶抗戰勝利。(國史館提供)

說到台灣的社會文化,管治政權當然有很大的影響力。在日本殖民統治的50 年間,台灣的社會文化受日本影響甚深。台灣人浸泡溫泉、家居的和室、便當的擺設、和果子製作等文化,都是日據時代留下至今。不少老一輩的台灣人因在日據時代接受過皇民教育,所以能操日語,再看他們的衣著細節,例如堅持出外會戴帽子、會穿襪子以示禮貌,這都是日本文化的遺痕。

至於台灣島上住民,當然也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保留。隨著十七世紀大量漢族人口移入,他們帶來的傳統中國文化,自然成為台灣文化的主流。台灣民俗文化具有鮮明的中國傳統色彩,例如重視七夕這個情人節,還有盂蘭節普渡儀式十分隆重,很多在中國大陸已不被熟知或消失的中國傳統習俗,尤其是廟宇文化,就在台灣傳承下來。台灣兼融閩南、客家、外省及原住民等不同的族群,無論在宗教信仰、建築、語言、生活習慣及飲食風味,都是多姿多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