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驟停不能等!叫完救護車,這兩件事情才是救命關鍵

2016-07-07 17:30

? 人氣

「安妮!安妮!妳還好嗎?」隨著政府持續推廣 CPR ,這句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但 CPR 推廣的成效如何呢?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馬惠明醫師,給了我們一個非常振奮人心的數字:根據觀察,超過 40% 的病患在送至急診室前,已有周邊其他人施行過 CPR 了!這項觀察顯示出,民眾對於 CPR 與急救觀念,已經有相當程度的認識了;但距離真正搶救心臟驟停的病患,我們還需要多做一件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馬醫師表示,「由於心臟停止或不正常顫動,將使全身包括腦和心臟可能都沒有血液流動了,如果沒辦法在 4 到 6 分鐘內把人拉回來的話,病患很可能會死亡或腦死。做好 CPR 的話,可以恢復部分的血流量,有機會將急救時間延長至 8 到 10 分鐘;但這時還是要做第二件事—使用電擊器進行救助,因為心跳停止或顫動下,只有透過電擊,才能使它重新恢復規律的跳動!」有了 CPR ,讓我們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爭取更多的緩衝時間;但施行電擊,更是將病患自鬼門關中拉回的關鍵。

心血管疾病多年來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每年平均有兩萬起突發心跳停止案例,同時,突發性心跳停止又有額外急迫的搶救時間,導致死亡率居高不下。這也是為什麼, AED 是否設置在黃金救援時間可取得的地方,將是病患活命的關鍵!

面對高齡社會,心臟驟停的發生機率也高出許多,因此 AED 設置狀況格外重要。(圖/SungHsuan Wang@flickr)
面對高齡社會,心臟驟停的發生機率也高出許多,因此 AED 設置狀況格外重要。(圖/SungHsuan Wang@flickr

AED 數量多就好嗎?日本學者告訴你:「設置位置正確比數量來得重要!」

台灣實際上已推廣 AED 多年,普及密度甚至超過英國、德國、新加坡…..等國家;但這是否代表台灣已在一個非常健全的環境呢?從 AED 設置普及率世界第一的日本,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日本 AED 設備的普及率是世界第一,有些地區甚至連便利商店、販賣機都設有 AED 設備;然而,依據日本學者田中秀治的研究,卻指出了其中的一大盲點: 74% 的心臟疾病發生在住宅區域,而非廣設 AED 的公共場所。從數據上來看,日本的普及率雖高,但卻僅有 2% 的 AED 設置在社區、住家,若有突發性心臟停止發生,「遠水」當然救不了「近火」。

台灣的相關研究,顯示出了同樣的狀況:根據 Mamibuy 平台上 2,000 多位媽媽們的自家住宅環境調查,高達 76% 以上的民眾,在住家周邊並未觀察到有 AED 的設置;而在這之中,有 97% 的民眾們支持社區裝設 AED 。因此,台灣的 AED 普及密度雖高,但卻在住家區域難以取得,顯示出與田中教授相同的結論:「 AED 設置在正確的地點,比數量更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憶慈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