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台灣各地各種習俗的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這天是道教和佛教共同的重要節日,台灣各地都會舉行盛大的儀式,雖然兩個宗教的儀式不盡相同,但在華人地區,這一天已經成為民間習俗中一個重要的日子,把道教中元祭祀和佛教目連救母的傳說結合,把施餓鬼與祭奠亡魂相混,祭拜祖先和所有亡魂,祈求祖先保佑、消解亡魂怨氣,不要為禍人間。
在台灣,中元節的祭拜儀式可以分為在個人家庭舉辦的「家普」、單一機關的「私普」,由各聚落、團體或廟境居民聯合舉辦稱公普、聯普,由寺廟舉辦的稱為廟普。各大寺廟的儀式略有差異,著重的重點也不盡相同,基本上都會點燈開光、施普(作法超渡亡魂)、放水燈、跳鍾馗(也有以八家將替代的)等等。
閩南地區還有特別的搶孤儀式,會把供品或旗子放在塗滿油的柱子上,讓志願者爬上去搶,先搶到的人不但能到獎品,更象徵受到神鬼的祝福。只是因為危險性很高,在清領時期曾明令禁止,現在只剩下台灣宜蘭頭城、恆春半島和香港潮汕保留這項習俗。
雖然很多現代人已不太遵循民間信仰,也不愛聽從長輩的話祭祀拜拜,更不了解這些節日和儀式的意義,但若願意多多了解這些傳統背後的故事,會發現民間信仰背後的文化淵遠流長,其中所蘊含的意義也十分珍貴。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