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輕人已對金錢上癮了!頂尖大學不是幸福保證,耶魯教授沉痛指出最窒息教育

2016-07-27 12:49

? 人氣

2010年時,耶魯的這個現象只佔總學生數的四分之一,但就像大三的瑪琳娜.齊剛(Marina Keegan)在翌年發表火紅的網路專文所述:這怎麼能說「只」呢?「在一個如耶魯這般多元且多彩多姿的地方,有如此高比例的人都選擇做同一件事情,包括畢業後生涯規劃,這很值得大書特書。」更令她驚訝的是此一同質性怎麼發生,「我後來做了一項可靠且科學性的調查,就是向大一新生詢問他們是否想過自己在畢業後要做什麼。我一個一個的問,但沒有一個人說他們將來要當管理顧問或投資銀行家。」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大家只敢走別人都走的路,只想競爭中拿第一

於是,問題只剩下「為什麼?」。為何這些高材生最後都做出相似的選擇?這個現象是否具代表意義?我們不能只歸因於人性貪婪或愛錢。要記得,這些孩子都是訓練有素的馬戲明星,他們可不怕跳火圈,甚至覺得那樣才有熟悉感、安全感,也比較正確。在高中時,大家的目標都一樣,那就是努力去跳這名為「名校」的火圈;但在目標達成之後,下一步反而成了未知。

方向分歧了,而且好多去路都籠罩著薄霧,讓人看不清。齊剛也提出詰問,做音樂家可需要填履歷表?做公益創業、民意代表、劇作家呢?你如何讓自己進州政府部門上班、前進矽谷或為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工作?這世上有多少你不曾聽聞過的出路?說穿了,求職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這種種的未知,隨著畢業的日子越近,也越令學生們焦急,索性只想再找一個火圈去跳。

再說到選擇,這些孩子反而有另一種迷思。大人總是叫他們相信自己有無限的可塑性,偏偏人生的選項都是某種程度的「有限」。我之前的學生在踏出校門數年之後寄了一篇他寫的文章給我,標題是《潛力的悖論》,文章中說耶魯的學生就像幹細胞,可以長成這個世界上的任何東西,對於只能變成單一物品感到抗拒,便盡可能地想要停留在幹細胞狀態。

「我同學跟我不敢勇闖天涯,挑戰別人不能不敢之事,或走遍地球各個角落,」他寫道,「相反的,我們行事謹慎,集體行動,步伐緩慢又笨重,選擇別人走過的老路子,以確保在接下來的二年或四年之中,我們能再度變成幹細胞,依然是未被塑型、充滿著潛力與無限可能性。」

管理顧問公司尤其懂得利用這一點。他們派招募專員前進各大校園,把面試門檻弄得很低,但把錄取門檻弄高——如此倒是收到更好的成效。這份工作在履歷表上非常好看,也不會限制你在離職之後的工作選擇權,而且工作內容就跟你在學校裡做的事情差不多:精密分析、統整資訊表單、清楚而有效的溝通,還不用考經濟學。這些公司也樂於雇用主修人文科目的新人,其特質正是名校對於學生的要求:知性、勤勉、有朝氣、天資聰穎。當然,他們給的薪水都很不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