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的稻米,連歐盟都來觀摩!拿下5屆冠軍米王的關鍵,是這樣的最美風景

2016-08-28 09:00

? 人氣

憑藉著「不會對不起土地」的濃厚情感,池上農民與梁正賢大哥攜手打造冠軍米團隊,「其實池上米之所以這麼好,除了土壤有機質的肥沃程度比別的地方高,平均種植海拔兩百五十公尺以上之外,最重要是因為我們花時間認識土地,和它學習,甚至開辦農民補習班。」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從人、土地到產品,三方認證,嚴格要求撰寫栽種日誌,運用科技,研究土質土壤與米種的特性,按照各自適合的栽種方法對照農民自身田地的特質給予建議,「我們甚至研究到同一平方公尺的稻米在同一天但不同收割時間,對米品質影響的差異,你看我們是不是走火入魔了!」梁正賢自嘲的說。

拿下五屆冠軍米王的傲人成績後,吸引歐盟代表前來觀摩嚴謹的認證制度,池上更選擇打造獨自的品牌走向世界,與台灣最本土也最國際的航空公司合作,將米送進商務艙招待各國旅人,逐步讓台灣米在世界擴張版圖。「我們池上農民不怕苦,是怕苦了卻沒有代價。」理工背景的梁正賢,運用自身專長,有策略的與地方居民共同攜手突破台灣米的現實困境,「所有的一切還是要回到農民支持,才有可能走到今天。」擁有良好對待土地的意識,團結打群架,造就了池上從裡到外「好山好水好人情」的鮮明形象。

春秧麥熟
 

稻穗之風

正因池上特殊的人文風土與居民特性,吸引了台灣好基金會進駐鄉里,七年的用心耕耘,逐步打造藝文之鄉。「很多人以為我們是誤打誤撞才有今天的成績,錯了!」每一步正在實踐的同時,已經規劃了未來五年的願景,梁正賢說。「我們就是不想讓池上因為冠軍米而充滿銅臭味,早就想要為地方注入更多新的元素,台灣好基金會進來時馬上一拍即合。」

秋收之時,圓潤飽滿的金黃稻穗鋪天蓋地,國際知名的藝文團體以壯麗山水為背景,於稻田之中與稻穗一同搖曳舞動,「參與計劃的人從小孩到年長者,全部動員,國中生當志工,老師也願意犧牲假期參與其中,農民還要依據演出時間延後割稻期程,就只為了讓演出能盡善盡美。」

為了提供池上鄉民在原鄉就能沾染文藝之風,每個人依據自身能力提供各式資源,「真的很難得,畢竟這裡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進國家音樂廳或兩廳院。」池上書局的曹菊苹對於池上鄉民自身愛鄉愛土且能付諸實質行動力感到驕傲。

「我們這裡凝聚力可以這麼高,地方社團的投入程度佔了非常大的因素吧!」多達九個社團高度活躍的池上鄉,各面向皆有自發性的人員監督,「之前還有志工無酬無薪的巡視農田附近的工廠,只要有一點排廢污水的可能立即就會通報,就怕一顆老鼠屎,讓池上全盤皆輸。」身為池上書局經營者,同時也是台灣好基金會在地駐點人員的曹菊苹分析道。

媽媽的配方

無論是對待土地、家園,到人與人之間,池上人秉持著同樣的價值信念,「從以前到現在大家就是一起的,不要給人家添麻煩,當然要把好的都留下來給自己啊。」市場裡的福記放山雞販,嫁來池上的布農族Dina對這片土地儼然已血濃於水。

在池上,多數人為第一線生產者,對於「食」有著絕佳的敏感度,「我們吃得出什麼東西是自然才有可能的味道,而且務農的人幾乎都在家裡吃,沒有人會放毒給自己家人吧?」在中式早餐店裡卻自製法國麵包的張大哥不假思索地提出了「媽媽的配方」為池上人對待食物的核心價值。

「可能是我們鄉下人比較笨,也比較不敢,大家都是鄰居啊!怎麼敢亂加東西。」從台北回來開農村甜點店的張力尤,說起離開家鄉吃東西發現總是「香氣過重」,讓他體認味覺記憶的奇妙之處。

因為原物料的取得直接,「從農地到餐桌的距離比從家裡走路去池上火車站還近」,加上保有農村時代樸實互助的個性,造就了池上餐桌在現今食安風暴下更顯珍貴的「真食物」大集合的世界級饗宴。

媽媽的配方
 

文/蔡昇達
圖/走走池上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雜誌微笑季刊《誠食款款行》(原文標題:縱谷裡,離天堂最近所在),新刊:《草根款款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