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槓桿9:多元性—《成功哪有那麼難:12槓桿解決人生各種困境》選摘(3)

2016-08-19 05:20

? 人氣

舒馬克(Eric Schumacher)經典著作《迷途指津》(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舒馬克(Eric Schumacher)經典著作《迷途指津》中將問題分為兩種,一是「聚斂性」問題,另一個則是「擴散性問題」。(取自維基百科)

什麼是超然的目標?舒馬克用知名的法國格言「自由、平等、博愛」來說明。如果你深究平等與自由的概念,會發現此二者屬於擴散性的價值觀,發展方向恰好相反。平等意謂每個人得到相同的對待,而自由意謂每個人有權利與眾不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高於這兩個概念的價值觀是博愛。因此,當你以愛或博愛做為超然的價值觀,自由與平等就不再有衝突。遇到擴散性問題時,你需要找出與這問題相關聯的超然目標,然後尋求統合綜效。

我太太和我曾經找營建商與建築師一起商討問題。

我問營建商:「你覺得建築師的想法如何?」他說:「我覺得不錯。」我問:「你的感覺是什麼?」他說:「嗯,如果他覺得好,我也就沒問題。」我再追問:「你真正的感覺到底是什麼?」他說:「嗯,我想,我覺得相當好。」我說:「那麼我們就不需要你了。」

「這話是什麼意思?」

我回答:「如果兩個人的看法完全相同,那麼其中一人必定是多餘的,因為這樣不會產生綜效。若你不坦白說出個人看法,我們就無法從你這裡得到有益的想法,或是達成團隊合作。」

在那之後,我們的商談就開始產生綜效,因為大家都有話直說。即使有不同意見,也都能從正面觀點看待。我們有相同的目標;雖然每個人的觀點不同,但我們都為這計畫貢獻出一些獨一無二的東西。這些獨特的見解成了優勢,使具有綜效的新選項得以產生,而這個選項比我們每個人原先的點子都更好。

安全感為統合綜效之母

不論是蓋房子、設計產品、提供服務,或是挽救婚姻,了解個別差異的價值以創造統合綜效的原則都適用。如果我們相信這個原則,為何不經常使用它?我們不常在計畫或關係中達成統合綜效,主要的原因在於,個別差異會威脅到個人的安全感。若我們需要覺得自己是正確的,才能獲得安全感,那麼這樣的安全感是非常脆弱的。

最後的提醒

一位有智慧的父親在兒子尋找結婚伴侶時提出忠告:「你現在最好盡可能找一個和你最相似的人,因為你們將來一定會發現許多相異之處。」這個忠告非常有道理。我看過許多企業將大量的差異性與多元性納入公司,但難以處理層出不窮的分歧狀況,因為他們欠缺基本的共同點。

最重要的共同點是理念、目標、價值觀與看法,而非種族、宗教、性別或國籍。舉例來說,假如你和你的配偶對於教養孩子的基本目標不同,若採取不同的教養方式,有可能使你們的婚姻破裂。即使有共同的願景與使命,你們的溝通仍會面臨許多難題。不過,只要你們兩人把焦點放在更高層次的價值觀,就會找出第三個選項,或是某個人會說:「好吧,這件事對我不是那麼重要,我們就用你的方法吧。」

許多公司在推行多元計畫時,經常感到不順利,原因在於領導人雖然知道公司需要多元新血,但在聘雇與決定升遷時不夠謹慎。你若為了跟上多元的潮流而採行多元計畫,很可能會淪為做表面文章。更糟的是,你找來一群沒有做好準備的人從事重要任務,也許會為公司製造一個炸彈。我們有強烈渴求時,往往會輕易相信眼前的事物。如果急於獲得多元性的好處,就會飢不擇食,最後得到的歧異可能會大於統合綜效。

我想說的重點是,多元性的彈性是有範圍的。你們必須在核心議題上有真正的共同點,而不是將多元性無限上綱。你們必須有共同的目標與價值觀,而那些價值觀最好是建立在原則之上。當你忠於更高層次的目標與原則,就可以得到最實在的安全感。

*作者為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著有《與成功有約》,在1995年出版不但轟動一時,至今仍再版不斷,且持續在博客來暢銷榜上,而《成功哪有那麼難:12槓桿解決人生各種困境》正是《與成功有約》的思想源起,並收錄了柯維從未曝光的經典文章。本文選字作者新書《成功哪有那麼難:12槓桿解決人生各種困境》(天下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