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文化,就是揣摩上意的文化、就是害怕得罪人的文化。於是,原本該被解決的複雜結構性問題,很難在官場文化中被理性討論,因為背後有太多包袱需要清點及顧慮。「現場氣氛融洽,活動圓滿達成」是我們常用的官方新聞稿結尾。
誰把主管的管理工具拿走了
考績制度「玩假的」已是不爭的事實,高比例的考列甲、乙等及「人人有獎」的考績獎金,使考績制度變成「吃大鍋飯的假平等」,對此,考試院長關中曾語重心長地言道:「考績是管理績效的工具,不是公務員的權利」。
然而,我國經歷二十年的政府改造及考績法的多次修正,暫不論政府績效是否真的有所改善,人民依然將官僚體系視為貽誤效率的龐然大物,考試院砸破「鐵飯碗」的大動作改革,自然獲得民間的熱烈支持。儘管經過兩年多的擾攘後,就將丙等比例下修為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的浮動下限,但改革儼然成為親痛仇快的壯烈場景。(引自黃重豪的論文:〈參與的理想或授能的幻想?從民主行政重構政府績效管理制度〉,2011)
人有安於慣性的習氣,當一件事情做久了,很容易變成例行公事,這不只在公部門,在私人公司也是如此。但私人公司有業績、績效評比作為激勵員工克服慣性的工具,對政府來說,考績應該也是同等功能。可惜我們的考績制度,99.8%以上的人能拿到乙等以上的考績。初入公門的新鮮人會追逐甲等而有多一點的衝勁,但如果待久了,對於官場文化看破了,對升遷看淡了,注意力開始轉移到其他事情上,每年把三十天事病假請完,自請乙等的也不少。
有時候,資深前輩會告訴新人,一開始不用那麼認真,反正你很菜,大概註定會被打乙等。進入政府新人年,不知為何變成考績委員(大概老鳥都互有糾結),當時考績的打法,是各部門都要拉三分之一的人出來打乙等。根據科室主管的評定成績,最後幾名打成乙等,剩下不足的名額,由考績委員共同投票,分兩輪,票數最高的那幾個,也要被打乙等。
大概因為我是考績委員,除了我之外,所有的新人在第一輪都中箭落馬,而我在第二輪中,也變成乙等。我還記得那一年,辦理的是玉山參選世界新七大奇景的活動,最後一週全國不分電視、廣播、網站首頁,甚至地方議員都主動召開記者會,全力衝刺要讓玉山入圍。即使最後功敗垂成,那年還真的是很熱血的一年。不過,我是新人,乙等限定。
《商業週刊》「七年級公務員自爆:我那浪費青春的工作」的專題中,做了關於公務員考績制度的報導,也反映了上述的問題。最後歸納了幾個考績法修正的具體建議,例如:一,在甲乙丙等之外,加入優等,讓認真的公務員被看見。二,考績要分級評比(新人跟新人比,老人跟老人比,主管跟主管比)。三,打破一體適用的考績制度,根據不同職務制定評比項目,讓考績能與職務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