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選摘(3):追求具有「公共化意義」的歷史記憶

2016-09-11 11:30

? 人氣

兩德民主統一後,布痕瓦德紀念園區經過大幅轉型,轉向在悼念的氛圍裡,作為參訪者「互相學習的場域」,「以歷史學為基礎,動手探索知識的教育機構」、以及「民主社會公民教育的場所」。 之所以要強調「悼念的氛圍」,因為這裡曾是泯滅人性暴行的發生地,因此,紀念園區的主要功能是墓園,而非一般透過展示來引導知識獲取的歷史博物館。而在此處所進行的教育,應該是幫助參訪者深刻去認識,捍衛人性尊嚴對文明社會的必要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歷史學者兼布痕瓦德紀念園區基金會主席 Volker Knigge 說,這個園區的教育不再以「歷史記憶」為主要出發點,而是以低門檻的參與式學習,不斷讓大家透過相互討論,學習如何反思過去歷史的錯誤;並進一步去思考,公民社會如何能被打造得更穩固。因為根據他們對參訪經驗的追蹤,參觀完紀念園區後,參訪者需要再花不少時間好好沉澱,省思過去與現在的關係,才真的能將參觀紀念園區所感受到的「經驗」轉化為比較清晰可論說的「認知」。如果沒有「討論」,只是一味強調「歷史記憶」的重要,換言之,如果沒有經過可以導向沉澱的省思過程,只是任由在紀念園區現場沾染帶有儀式性的情感,這種飄忽不定的情緒感知,相當容易成為政治操縱的對象。

因此,在紀念園區的教育上,如何將情緒性、情感性的感受,引導到後續能鼓勵參訪者用知識探索的方式繼續深化自己內在的思辨,是很重要的轉化工作。亦即,參訪者應學習到如何用正確的方式了解加害者與受害者之間的關係,而不是被兩者之間無法化解的仇怨轄制。此外,讓參訪者學習用正確的態度去了解,何以歷史教訓必須被記住,而不是陷入害怕或其他的情緒傷害中,也是很重要的事。

布痕瓦德紀念園區對「歷史記憶」教育的反思,清楚反映出,德國從過去幾十年來的經驗累積裡清楚看到的事實:只是致力於「歷史記憶」教育,即便經歷轉型正義後的社會,也未必能真正消弭爭端,不一定真能化解仇恨。因為一般人對歷史記憶的認知傾向於與「情感」連結在一起,社會大眾通常想要的,是如何去通則化自己主觀情感上的認知,而非深刻去了解,優質的歷史研究如何從歷史悲劇事件裡提升出來的、在理性上應該勇於去認知的「歷史啟蒙」。對受難者本人及其家屬而言,面對歷史創傷,受難的經驗常會讓人將記憶絕對化,因為這些記憶對他們個人而言極為真實,以至於受難者很難去接受,也許在某些地方,他們有可能記錯了。這些被他們記住的受難記憶也對他們後來的人生造成重大影響,有些人終其一生活在記憶帶來的傷痛情緒中。年長的人對某些事件尤其容易在時間軸上任意放大、加長、加值,或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將記憶加以扭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