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不同的文化相遇時,會碰撞出怎麼樣的火花? 「絲路」,這條遠古時代連接亞洲到歐洲的網絡,是宗教傳播、語言發展與種族遷移的重要途徑,「絲路」的形成,徹底改變了世界的風貌。2000年,享譽國際的大提琴家馬友友創立的「絲路計畫」正式啟航,橫跨威尼斯、伊斯坦堡、中亞、中國到蒙古,在這一路上尋找才華洋溢的藝術家,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導演摩根內維爾及監製凱群羅傑斯聯手打造《馬友友與絲路音樂會》,揭露「絲路計畫」每個動人的環節,讓我們重新去理解——到底音樂可以影響一個人、世界些什麼?
天才神童出身的大提琴家,卻重新思考音樂的意義
「6歲的時候,我跟爸爸說,長大後想當音樂家,但他卻說,長大與音樂家不可兼得的。」成為一個大提琴對馬友友來說是件自然而然的事,馬友友說,「這是一個大問題,小時候就有這樣的天賦,讓我長大後無法選擇,我從未致力成為一位音樂家,而是這樣自然而然地,我對很多事情都很有興趣,但我從未積極專研任何一項......」。
有一次,著名的作曲家柯希納(Kirchner Theodor )對馬友友說,「你的音樂實在很棒,但不夠獨特」於是馬友友踏上尋找這個問題的道路,沒有人知道自己身上到底背負了多少東西,而從「我是誰?」這個問題開始思索,重新定義自己的定位,以及音樂的意義。
敘利亞音樂家回到自己的家鄉,用音樂創造希望…
絲路計畫裡與馬友友合作的敘利亞音樂家Kinan Azmen表示,離開敘利亞後他的家鄉變了很多。偶爾打電話回去大馬士革,跟家人問好,獨自在外一人的Kinan開始思考,家究竟是什麼呢?是有最愛的人所在的地方?還是想在那裡終老的地方?
「現在我終於明白,家其實是不需要任何理由去奉獻的地方。2011年敘利亞內戰,心中的情緒遠超過音樂所能表達的,突然,音樂變得那樣無能為力,我沒有辦法做任何樂曲,音樂到底有什麼用?能夠阻擋子彈嗎?填飽挨餓的人們嗎?」
但結束他自己的絲路計畫後,Kinan做了一個決定。他帶著緊張的心情到約旦的難民營,為流浪在外的敘利亞孩童進行音樂、藝術教學,希望藉由這些行動換回孩童們的笑容,還有對於未來的想像。因為絲路計畫,讓Kinan再一次相信音樂是能夠為他的家鄉做些什麼的。
其實音樂能做的真的很多很多……
很多音樂家因為參與了馬友友的「絲路計畫」,有的人重新找回自己的根,回到家鄉為文化保存盡一份心力;有的人重新發現音樂的力量,還有的人讓過去只存在於遙遠村落的音樂,站上國際舞台。
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許多文明試著奪走我們的認同,但事實證明了,不同文化的人,可以將心連成一線,尋找各自的定位。電影中,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低潮,沒有人能逃脫生命中的悲喜。在生死之間,我們正活著,而如何去面對恐懼與疑惑?敢不敢走到那一步?是否能將一切拋到腦後,真誠無妄地展現自己最大的能耐?
藝術家們踏上這條用音樂與自己對話、也與不同文化碰撞的道路;走過多個國家,他們讓世界影響自己,或許也在不知不覺中用自己的力量影響世界。「我們的使命是無論我們演出的音樂藝術是什麼,都是為了捍衛文化的重要性。」馬友友以這句話,為絲路計畫寫下註解。
在科系所學或工作上需要過來人的建議?快來提問,讓學長姐幫助你!
請關注風傳媒特別企劃「學長姐說」,也歡迎加入FB社團進行討論!
請看 FB社團-學長姐說 !
學長姐說也歡迎讀者分享您的經驗,意者請將基本資料及文章寄至service@stormmediagro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