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半數人口住在都市,為何原住民還要分山地/平地?揭開他們一步步失去自由的血淚史…

2019-10-15 17:54

? 人氣

為何原住民還分山地/平地?(圖/flickr)

為何原住民還分山地/平地?(圖/flickr)

由於數十年的刻板印象,許多人都以為以為原住民都住在山上,但經過歷代長時間的遷徙,現在約有一半以上的原住民人口居住在6都,但奇妙的是,即便出生地與戶籍地在大都市,原住民的戶口名簿上依然會標記「平地」或「山地」原住民身份,為什麼要這樣分呢?這項「分類政策」最早約從清朝開始,並影響現今「平地」與「山地」原住民的身份類別,以下就來揭開歷代政權與原住民部落的關係。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清朝時期:土牛溝為界

18世紀清朝政府統治臺灣之後,以「理番政策」將原住民以順從政府程度分為「生番」與「熟番」。「生番」代表著尚未被政府納入管理的原住民,多半居住在山區,各部落擁有獨立自主的統治權,至於管理方式、如何產生首領,各部落則有各自的規定;「熟番」因居住於清朝重要城市周遭,而得容易進行清朝實施的「漢化政策」,其中包含「漢原通婚」與強制灌輸「漢語教學」。

約在1760年,清朝政府利用自然山川作為界定標準,並設置「土溝」將平地漢化程度較高的原住民與山地原住民做區隔,以防止動亂,然而,「土溝」的設置並不是固定的,隨著漢人的開墾,「土溝線」會時不時被移來移去,越移越裡面,因此影響到山區部落的生活,爆發過不少武裝衝突。

在1874年屏東原住民與日本爆發衝突的「牡丹社事件」後,當時的海防欽差大臣沈葆禎實施「開山撫番」,除了積極開墾台灣山部地區,也步步加速推動「生番」漢化作業,強壓之下的山區原住民因傳統文化與土地倍受侵略,也展開了積極的抵抗,造成不少悲劇。

日治時期:真正深入山區部落統治原住民

清朝的「理番政策」主要針對平地原住民,到了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才開始大動作管理、統治山區部落。在1900前後日本政府對山區原住民進行武力鎮壓,如1902年因政府強制採集山區樟腦並利用鐵絲網將賽夏族部落圍堵,進而引發賽夏族人反抗造成多人死亡的「南莊事件」。接下來日本政府更訂定「五年理蕃計畫」,完全以「武力討伐山區原住民」為目標,大部分的部落都被征服納管。

在1916~1937年間,日本逐步展開對原住民的教育同化工作,設立「蕃童教育所」與「蕃人公學校」,推動日語普及與傳播農作技巧,同時,日本政府也開始為山區新建公共建設,包含衛生所、公共廁所與規劃墳墓。在此期間,日本政府的軟性同化政策看死對原住民族不再相對採激進,然而,在此期間日本政府對於原住民的管理更加高壓,禁止紋面刺青、屋內埋葬等傳統風俗,影響了原住民族的文化傳承。因為不滿日本人的種種欺侮剝削,1930年終於爆發了舉世震驚的「霧社事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