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柏林舉行的一次空間技術行業聚會,洋溢著對未來的樂觀情緒。不過,儘管宇航員莫雷爾(Matthias Maurer)展現魅力,出盡風頭,有許多重要問題仍然懸而未決。最大的問題不是火星移民,也不是將百萬富翁送上月球旅遊,甚至不是在月球開採礦物質。最大的問題是:為什麼作為科技的夢幻樂園,德國沒能走在太空競賽的前列?
除了歐洲的空中客車公司和布萊梅的OHB衛星製造公司,還有許多規模較小的創業公司也都在仰望星空。這些公司的希望所繫是歐洲空間局(簡稱歐空局,ESA),該組織由22個成員國組成,2019年的總預算為57.2億歐元(63.9億美元)。
德國是歐空局僅次於法國的第二大金主。憑藉這樣的實力,德國政府獲得了兩項成就:達姆施塔特的歐洲航天局合作中心(ESA in Darmstadt)和科隆的宇航員培訓中心。聽上去值得慶賀,但其實代價不菲:德國僅2019年對歐空局的貢獻就達9.27億歐元。
在國內,德國在太空項目上還另外支出了2.85億歐元。這看起來似乎很多,但與法國的7.26億歐元相比,只能說微不足道。總體而言,德國太空項目上的花費僅佔GDP的0.05%,落後於印度、義大利、日本、中國、俄羅斯、法國和美國。根據高盛(Goldman Sachs)的歐洲太空政策研究所(European Space Policy Institute)的數據,美國的太空預算佔DGP的0.224%。
小公司的機會
花多少錢是一回事,怎樣花錢又是一回事──輿論對此有多有批評。目前,政府的最大現金花銷流向了大公司中空車和OHB。
創業公司柏林空間技術(Berlin Space Technologies)的業務與戰略總監塞格特(Tom Segert)看好未來。他在接受德國之聲記者採訪時說:「德國的大公司和小公司都在覺醒,他們意識到大事即將發生。」
塞格特說:「在德國,我們擁有技術,卻不考慮需求。」他指出,那些大公司正在忙於大型國際項目,製造大型衛星,而不是市場實際需要的小型衛星。這就是柏林空間技術公司想要填補的空白。
這家公司由三個朋友於2010年創立,目前擁有29名員工,致力於研製小型衛星系統──大小尺寸從微波爐到洗衣機不等──及其背後的技術。
塞格特說:「太空這樣的地方,你總可以創新,做前無古人之事。我曾經還不知道政府主導的項目如此官僚主義,留給我大把的機會。」迄今為止,該公司已參加了50多次太空任務。
製造一顆衛星需要耗時1-2年。該公司打算從單顆衛星製造轉向大規模衛星生產。為此,他們已經在印度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衛星大規模量產以後,製造時間可以縮減為一到兩個星期。這就降低了成本,讓衛星在空間軌道上連城網絡,形成「衛星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