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輔仁大學校園已瀰漫著一股畢業氣息。早上十點半,紀錄片導演楊力州出現在藝術學院的輔仁藝廊,和他的團隊成員,為即將到來的「與風調雨順無關:楊力州老師影像個展」進行展場布置。
看著牆面上張貼的紀錄片劇照,楊力州提醒年輕的工作人員:「不必貼得那麼工整,可以試著再稍微傾斜、活潑一點。」
本次展覽的命名,源於楊力州的紀錄片作品《拔一條河》。在片中,他用攝影機記錄下甲仙國小拔河隊的選手,在八八風災之後,如何克服種種軟、硬體的匱乏,努力為家鄉爭取最高榮譽的感人過程。
「多年來,我們的鏡頭記錄的從不是風調雨順,也沒有國泰民安,而是如你我般的庶民,想好好過生活的期盼。」楊力州如此說。
投入影像工作超過二十年,楊力州是台灣紀錄片界的得獎常勝軍。他曾以《奇蹟的夏天》、《青春啦啦隊》、《拔一條河》三度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其中,《奇蹟的夏天》正式摘獎),《被遺忘的時光》入圍最佳原創電影音樂,2011年入圍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另外,他的《水蜜桃阿嬤》獲全國十多家電視台聯播,而最新作品《我們的那時此刻》記錄台灣電影走過半世紀的歷程,共有68家戲院聯映,是台灣紀錄片上院線的最大規模。
1969年出生的楊力州,穿著深色襯衫,戴著粗框眼鏡,說起話來不疾不徐,帶著幾許「文青」氣質。他的作品打破一般人對於紀錄片單調嚴肅的刻板印象,證明只要懂得說故事,紀錄片一樣可以很「好看」。資深影評人聞天祥就曾稱讚他「開創了台灣紀錄片的新時代」。
父親啟蒙的創作之路
楊力州最初的夢想,其實是當個畫家,這跟父親的刻意栽培有關。
楊力州出生於彰化溪湖的農村家庭,父親楊敏郎原本是農夫,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很早就帶著一家四口北上。他在鐵工廠工作,楊力州的母親則從事家庭裁縫,夫婦倆胼手胝足養育兩個兒子。
楊敏郎雖是藍領勞工,對於繪畫卻抱著很大的熱情。「小時候常聽父親提起一段往事,他有個年長十多歲的大哥,會去糖廠撿甘蔗廢料賣錢,給弟弟買畫筆,父親一直感念在心。」楊力州回憶。
後來,楊敏郎在板橋開起畫室,靠著畫人物肖像為生。當時適逢開放大陸探親,許多人返鄉帶回已故父母的照片,由於電腦繪圖的技術尚未發達,只能請肖像師手工複製成畫,分送親友,因此為楊敏郎帶來不少生意,前後畫了將近六千張人物肖像畫。
楊敏郎希望孩子能繼承他的畫家夢,不但送孩子去學畫,甚至出錢鼓勵孩子畫畫,每完成一件作品,就可以獲得5到10元的犒賞,因此楊力州小學時期就有畫鉛筆素描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