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大家總會高談闊論自己的人生夢想,有人想當醫生、有人想當律師。但長大後,卻有越來越多人忘了當初的願望。當被問及夢想是什麼的時候,回答不出來會很丟臉嗎?其實也不見得。紐約心理學教授歐廷珍這樣剖析「擁有夢想」的好與壞...
夢想可以滿足部分需求
我們原先的假說是,比較口渴的人,對於喝水情節的幻想會比較正向。結果確實如此。對飲水的渴求,孕育出滿足需求的正向思維和影像。
對照更高層次的需求,像是安全、歸屬、尊重以及自我實現,馬斯洛將口渴界定為一種「生理需求」。更近期的學者還提出更高層次的需求,像是需要感覺自己有能力、獨立自主,以及能與他人產生關連。我想知道,經歷不同的更高階需求的人,是否也更容易用正向幻想滿足需求。
有一項更高層次的需求是眾所認同的,那就是擁有生命的意義或目的。如果找不到一個理由讓人在早晨想要起床,我們能過得多快樂滿足呢?凱佩斯和我在一座德國大城市不同的政府機構等候室中,找到85名成年人,接受測驗。我們請每個受測者瀏覽一篇文章,名為「是什麼賦予生命意義?」該文宣稱,工作能塑造我們,而且往往會讓生命富有意義。但我們事前稍稍更動了的那篇文章,寫成兩個版本。接著將受測者隨機分成兩半,半數受測者拿到的版本,刻意激起「人生需要一個目的」的想法。另外一半的受測者讀到的版本,則明確斷言「人需要過有意義的人生」。
和之前的研究一樣,我們藉由讓受測者完成不同的情節,來激發各自的幻想。其中有一個情節如下:「你坐在一家公司的接待室,等待面談一份你很想要的工作。面試者出來了,和你握手,把你帶進一間辦公室,開始面談……」我們讓受測者評估自己的幻想有多正面或負面。有些受測者的幻想非常正面,像是:「我非常積極,而且非常期待這次面談。我有機會獲得我最喜愛的工作;所以我才會準備得如此充分。我對面談一點都不焦慮。」另一批受測者的幻想就比較負面了:「我告誡自己千萬不要出錯。我一定得做到。我要保持笑容,態度要自然。至於咖啡-要還是不要?該死,我的履歷資料被弄髒了!」
一如預期,被我們激發要找出生命意義的受測者,對於假想求職面談的幻想也比較正面。我們在另外兩個研究中,也重現了同樣的結果,其中一個研究,我們激發受測者產生與他人連結的感覺(一種社會需求),另一個研究,我們激發受測者覺得自己能影響他人的行為或情緒(另一種社會需求)。在兩種情況下,被激起需求的人,傾向於對「滿足需求」產生比較正向的幻想。我們的論文最後得出結論,需求是「一個變數,能影響心理通往正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