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需求能讓人產生正向幻想,那些正向幻想應該也能幫助我們滿足潛在的需求。當我們夢想滿足自己的需求時,會更加注意那些需求以及可能致使滿足它們的相關刺激。就像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的觀察:「注意力能決定行動。」幻想著水的沙漠旅人,將更有可能解渴,因為他對於暗示周遭有水源的線索會更加警覺。同樣的,前面提到有個癱瘓兒子的牧師指出,他的幻想造成的結果是,他發覺自己在看新聞或上網的時候,會留意可能造福他兒子的科技新發明。
夢想的陷阱
但還有個重要的提醒。雖然幻想可能幫助我們滿足某些需求,卻無法幫助我們完成「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努力或專注」的需求。我們已知,單靠夢想得到正面的結果,並不能幫助人們實現目標。就像我做過的研究顯示,正向幻想裡有些因素會妨礙我們處理辛苦的任務,但是能激勵我們完成簡單的任務。例如沙漠中口渴的人,需要的只是喝到水就能解渴,那麼正向幻想可能有助於他發現水源,以及在尋找水源的期間,保持警覺向前走。但假使一個缺乏人生目標的人,幻想有機會擔任一部電影的主角,與安潔莉娜‧裘莉同臺飆戲(要達到這項成就,最少需要日復一日的試鏡,連續幾個月,甚至好幾年),沉迷在這樣的正向幻想裡,可能只會妨礙他達成心願。
幻想能幫助我們被動存活的另一個原因在於,能讓我們分心,不要老想著等待的苦惱。我們能想像一個愉快的結果,一個希望發生的結果,而不是讓人發瘋或是滿心沮喪。就拿瑞秋的例子來說,等待她男友判刑的日子既漫長又令人憂慮,但是想像法官因為眾人強烈支持她男友而改變心意,就足以讓她不放棄的撐下去。「我那時的耐心遠超過我認為自己具備的,」她回憶。在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時,治療師經常鼓勵病人想像置身於安全的地方,像是一個愉快的、呵護人的、能占據所有感官的環境。這種想像技術能讓病人度過數月乃至數年的療程,因為要治療更深層的創傷,可能需要這麼長的療程。
以上案例都涉及很不尋常的狀況,但是,對於平常狀況下的苦苦等待,正向幻想也能讓我們分心,幫助我們度過。蓋洛普調查「2013年美國職場報告」發現,高達70%的美國員工「『不投入』或是『不積極參與』工作」。這些人在漫長、無聊、未能得到滿足的上班時間,要如何自處呢?辛格(JeromSinger)是最早研究人們不專心工作時在做什麼的專家,據他觀察,當人們覺得工作缺乏挑戰而且很無聊時,正面想法及白日夢便很受歡迎,可以讓他們快樂的殺時間。同樣的,克林爾(Eric Klinger)指出,當我們在從事例行工作時,大腦會浮現所謂「現階段的顧慮」,換句話說,就是未能滿足的目標與希望,會引發看似隨機的思維,有時能幫助我們忍耐無聊,而不致於造成問題,但有時會干擾工作,妨礙我們完成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