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機場未來應廢除,終因復興航空南港空難而漸成各方共識。臺北市政府提出的松機地區再生願景,缺乏民眾參與,市民將如何看待這樣的構想?在柏林第一個機場騰普霍夫關閉後,市政府主張進行部分再開發,卻慘遭市民發動公投否決,松機地區的再發展,又可以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2015年2月發生南港空難,從臺北松山機場飛往金門的復興航空班機,起飛後不久即墜毀於基隆河,機上傷亡慘重,也連帶造成地面人員受害。飛機左翻近九十度橫越高架道路上空的畫面,烙印在許多人的腦海中。松山機場的存在,對人口密集的臺北都會區所構成的威脅,這才變得清晰起來。
不久後,臺北市長柯文哲透過幕僚指出,廢除松山機場已是既定目標,而原先主張保留松山機場的國民黨執政之中央政府,也終於改變態度,指出需等到桃園機場捷運通車、桃園機場第三跑道整修及第三航站擴建完成—也就是2030年以後—松山機場的廢除才有可行空間。
2015年4月3日,柯文哲市長就職百日當天,臺北市政府都發局於網路上發表「2050年臺北大改造」影片,提出八個改造計畫,要讓臺北成為宜居城市。
八大改造計畫中,「松機地區再生計畫」明確表示要廢除松山機場,並將其總面積約兩百一十三公頃用地分為北、中、南三區:近基隆河的北區將成為「大尺度河岸生態開放空間」,中區是「產業發展儲備用地」,南區則融入既有市區,採「商業與住宅區域規劃」。
都發局的構想,多受輿論批評,指其仍不脫「由上而下」傳統都市規劃思維,而「由下而上」的民眾參與程序,則依舊付之闕如。
南港空難後,廢除松山機場顯然已漸成各方共識。但廢除之後的利用方式,市民又將如何看待市府目前推出的構想?
同樣位於首都的中心區內,德國柏林於2008年關閉的騰普霍夫(Tempelhof)機場,總面積約三百公頃,與松山機場相去不遠,是有名的「機場變公園」案例;柏林市政府曾想利用其部分土地進行住宅與商業開發,市民卻不領情,發動公投否決了該構想,成功捍衛了這塊難得的市區大空地。
滿載著德國人集體記憶的老機場
騰普霍夫的這一大片土地,在成為機場前,曾是練兵場、足球場,也公開進行過一些飛行實驗。隨著世界大步躍進航空時代,1923年騰普霍夫機場也正式展開營運,並在一1930年代成為全歐吞吐量最大的機場。納粹執政下,曾在此短暫設置集中營,而冷戰時期,西柏林遭蘇聯封鎖,西方陣營用以輸送民生物資、突破封鎖的「柏林空運」(Berlin Airlift)計畫,也正是透過二戰後遭美軍接管的騰普霍夫機場;在柏林圍牆建起,正式隔絕東、西柏林之間的往來前,對欲逃離蘇聯掌控的東德人來說,騰普霍夫機場是通往自由世界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