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來屹立不搖!一次看完台中第二市場必吃美食,肉圓、咖啡、手路菜都是經典啊

2016-11-27 08:00

? 人氣

現年七十六歲的蔡老先生回憶一甲子前的第二市場,他說,「父親原本在彰化學做麵,後來到第二市場附近擺攤,換了很多地方,一直沒有固定的攤位。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原本在市場裡的日本人都回國去,附近許多做生意的台灣人就進來了,父親也是其中一個,那年我才五歲。父親只做台灣黃麵,1962年我接手後才開始製作大麵,就是一般說的外省白麵,或叫陽春麵。以前同業感情很好,大家常聚在一起聊天喝茶、交流製麵技術,外省麵就是這樣做起來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家製麵廠可以傳承一甲子,儘管客人已由零售轉為以各大知名麵攤為主顧,傳承三代的老店機器仍然不斷運轉,幾斤重的麵條忙著往外送。老先生強調,麵條的成分只有鹽巴、麵粉和水,就這麼簡單的一家製麵老店,傳承一甲子的台灣戰後製麵史。

夕陽商店的回顧

日治時期,台灣人的生活空間主要分布於今成功路(干城橋通)一帶,以第一市場為主要消費市場;第二市場因位於新町、富貴町而名為「新富町市場」,與其銜接的中山路(新盛橋通)都是日本人活動的空間,被稱為「日本人的市場」,高級絲綢布莊、舶來品商行林立,階級的空間分布相當明顯。

戰後初期,第二市場的環境髒亂不堪,違章攤販林立。1954年,當時的中區區長王瀛洲形容:「店舖參差陳舊,出入通門混雜無章。益以邊攤販麕集,爐煙障蔽,污水四溢,既妨市容、復礙衛生。」那時的市長林金標也提到:「日據時期台中市原本是幽美的都市,因人口急增、經濟日迫而有褪色之觀。」那年市府強力拆除中正路(今台灣大道一段)上的違章建築,改建十二間店舖,希望以市場的衛生建設帶來經濟繁榮與反共救國的勝利。

儘管政權更迭,日用品的使用習慣並沒有立刻改變。戰後,有幾間新建的店舖經營委託行,在洋貨尚未能進口的年代,以跑單幫的方式,從日本帶回客人需要的服飾或日常用品,現在則轉為服飾店的經營型態。

目前市場裡也還有幾家日本商品專賣店,依舊迎著稀稀落落的往來客人。今年八十一歲的王奶奶就守著一甲子的店舖,從雙十年華做到白髮斑斑,只是這幾年生意愈來愈難經營,一來主顧已年老淍零,再則日貨商店已經不稀奇。王奶奶對第二市場的商家可說如數家珍:「第二市場的攤商幾乎都是老店家,可以維持到現在的大都由第二、三代接手。生份人(台語的陌生人)生理(台語的生意)是做不起來的,生理有很多技巧和門路,老店家讓下一代進來跟著做幾年,才慢慢放手由他們去經營。像我們這種店就沒有延續性,老人家沒辦法出門後,家裡的序小(台語的晚輩)會先買好東西回去帶給他們,再加上外面交通太混亂了,生意沒落是自然的現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