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5年,Scorsese即引用電影《四海好傢伙》中的聖誕晚會場景,讓主演之一的Robert De Niro獨自演出並與揣摩不同神情,再由視覺特效公司Industrial Light&Magic(ILM)視效總監Pablo Helman所製作一系列的返老技術,以確認特效的可行性。
視效部門為了模擬不同年齡層的外觀差異,在拍攝《愛爾蘭人》早期人生階段的鏡頭,每個角度都需出動三台攝影機,作為後製素材與數據參考。Prieto解釋:「我測試不同數位攝影器材,比對底片Ektachrome和Kodachrome的成像,因為大部分需要返老技術的畫面,正好是50、60年代,所以我必須確保攝影機映射出的顏色,能夠匹配膠卷底片。」
而測試過後,發現攝影機RED Helium最接近復古底片質感,因此團隊最終以此為主要攝影,再以兩台Alexas紀錄演員動作演出與光影變化。「我唯一擔心的是,光線是否能夠被視覺效果準確地重製出來。」Prieto表示,每次設置完攝影機與燈光設備後,都必須讓後製團隊紀錄曝光值與顏色對照表,「他們不僅能夠追蹤動作演出,還能追蹤光線變化,這真是令人驚訝。當我為電影配色時,我可以看到他們無縫接軌地吻合所有內容色調。」
眼神展現歲月年華
舉凡電影《阿凡達》、《魔戒》等運用動態捕捉技術,先在演員臉部、身上設置追蹤點,再將拍攝素材提供後製轉化成最終樣貌,然而ILM的返老技術,則無需動捕技術的追蹤點,透過單一角度的三機攝影,就能讓演員蛻變成青壯年形象。
Scorsese更認為演員的眼神,是反映年齡的關鍵:「某些鏡頭需要重製演員眼睛,但仍要看得出擬出的眼睛完全同於一人,即使其皺紋和肌肉已經改變。若是視效部門是從無到有製作眼睛,那我想呈現的會是什麼?是眼神力度、沉重感或是威脅感嗎?」此外,為了展現出該年齡應有的姿態,甚至每個細節的演出都有專人指導。
譜寫多時空音樂,走入時代的樂曲製作
「那是一塊空白的畫布,這部電影歷時數十年,我們有不同時期的歌曲構想。當開始將其分解為時間段後,一切就此開始。」——《愛爾蘭人》配樂師 Robbie Robertson
〈Theme for The Irishman〉以深沉的鼓聲,搭配象徵不詳的民謠吉他琴弦,再以營造寂寞氛圍的口琴音調,與悲哀低鳴的大提琴拉出主旋律,這是配樂師Robbie Robertson為《愛爾蘭人》譜曲的原聲帶,試圖在這場半世紀時空之旅中,創作出永恆的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