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衫與旗袍的恩怨情仇:台灣旗袍文化的起源、發展與進化

2019-12-01 09:30

? 人氣

許多人以為「旗袍」是1949年之後撤退來台的國民政府與家眷帶來的,但其實旗袍在台灣出現時間比這更早,在日治時期就有了。(圖/pixabay)

許多人以為「旗袍」是1949年之後撤退來台的國民政府與家眷帶來的,但其實旗袍在台灣出現時間比這更早,在日治時期就有了。(圖/pixabay)

曾經穿過旗袍嗎?現在許多景區有提供旗袍租借的服務,曼妙的女子踩著娉婷的步伐走過,更為古色古香的街道增添一道風景。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旗袍出現在二十世紀初,原先是滿族人的「長袍」,但隨著中西文化交流,開始有人在長袍中加入了西式的立體剪裁,使得東方的服裝更加凸顯了女性曲線的美。

但是「旗袍」,究竟是在什麼時候出現在台灣的呢?

長衫啊長衫,日治女孩的新潮流

許多人以為「旗袍」是1949年之後撤退來台的國民政府與家眷帶來的,但其實旗袍在台灣出現時間比這更早,在日治時期就有了,甚至當時台灣並不稱之為「旗袍」,而是慣稱為「長衫」。

進入日治中期後,隨著東亞貿易日漸頻繁,而上海的流行文化也開始影響到了台灣與日本,一些中上階層的家庭、都會女子、或是咖啡店的「女給」(服務生),都忍不住敗倒在它的魅力下。

像這件「淺藍緞地刺繡花卉長袖裌祺袍(長衫)」,是1920年代流行的款式,穿著者為「新竹春官第」的鄭林嫦娥女士。

淺藍緞地刺繡花卉長袖裌祺袍。(圖/國家文化記憶庫)
淺藍緞地刺繡花卉長袖裌祺袍。(圖/國家文化記憶庫)

這件長衫的生產地應為當時的中華民國,當時在民國流行的旗袍,袖口偏寬,或設計成倒大袖,下擺大概長至膝蓋或小腿肚左右,整體較為寬鬆,腰身收的並不明顯,沒有開衩,布料上的刺繡也多有中式風情。

但對於並非官紳階級的女子而言,則要等到十多年後的1930年代時,長衫才會開始在台灣更為普及,然而那時台灣流行的長衫已經換了另外一個樣貌了。

粉橘緞地鑲鑽花邊長袖裌祺袍。(圖/國家文化記憶庫)
粉橘緞地鑲鑽花邊長袖裌祺袍。(圖/國家文化記憶庫)

比如這件「粉橘緞地鑲鑽花邊長袖裌祺袍(長衫)」,就是1930、40年代的流行產物。它的下擺比上一張長衫更長,而腰身也更加明顯,並且加入了開衩,許多1930年代的畫作或照片裡呈現的長衫風情,大部分也是這樣的穿著。

陳進作品〈悠閒〉(1935年)(圖/方格子)
陳進作品〈悠閒〉(1935年)(圖/方格子)
日治時期台中公園明信片。(圖/方格子)
日治時期台中公園明信片。(圖/方格子)

需要勇氣的美麗

然而那些美麗的長衫背後,卻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因為隨著二次戰爭的開打,日本開始在台灣推行了「皇民化運動」。

「皇民化運動」,是二戰時日本對少數民族、殖民地推行的一系列同化政策,希望藉政策讓這些族群認同自己身為日本人的身分。台灣身為殖民地當然也難逃其命運,也因此具有「支那色彩」(中國風)的旗袍,很快地便被警務單位列為「挑發性服裝」。

例如政府就曾要求女給或酌婦(陪酒女性),改穿著樸素的洋裝或兩件式套裝,或是宣導民眾把中式的盤扣改成西式扣、把開衩縫成裙等等。

長衫改造服位立方圖解〈本島婦人服裝的改善〉(1940年)(圖/方格子)
長衫改造服位立方圖解〈本島婦人服裝的改善〉(1940年)(圖/方格子)

但即使政府推行的規定再嚴厲,仍有許多日本人認為這樣的政策非常不合時宜,畢竟長衫比和服更加輕便,也比較適合臺灣亞熱帶氣候,與其去禁止它,不如結合它的優點,改造成具有東亞文化的「興亞服」。

婦人標準服(1942年)(圖/方格子)
婦人標準服(1942年)(圖/方格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