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家進駐百貨專櫃的寢具品牌法蝶,在台已有44年歷史,昨日員工收到通知,將於12月底結束營業。百貨據點正常營業中,櫃姐向記者哭訴,昨天才收到消息,快過年了,不知接下來該怎麼辦。
其中一位已經工作10年的櫃姐說:「在年前失業,未來一片茫然,甚麼都不知道、也什麼都沒拿到。」
櫃姐,最不必擔心失業
年關將近,企業要關帳,該還的錢都必須在此時還清,撐不下去的企業便會關門大吉。剩下最後這一個月,可能還會陸續有經營不善的企業選擇在此時無預警式的倒閉。如果公司在之前已有積欠或拖延薪資的現象,便要提高警覺,也許就是下一家。
即使如此,櫃姐一點都不必驚惶失措。我的朋友Judy是百貨業界的前輩,尤其是在寢具與家飾界頗具名聲,依據多年經驗,她說:
「櫃姐是最不必怕失業的一群,因為全台灣都在缺櫃姐,尤其是好的櫃姐!」
所謂「好的櫃姐」,指的是心理年齡保持年輕,具備專業知識、客戶應對、銷售技巧,以及最重要的誠實品格,她說,這種櫃姐到處都搶著要!如果因此失業找不到工作,恐怕要檢討的是自己,一定是哪個條件出了問題。
在美國,每2-3年就來一次裁員
比起西方國家,台灣職場是舒適窩,我們這兒的驚濤駭浪,在他們看來不過是風吹草動;我們這兒遇事就呼天搶地,他們是拿來說笑、相互揶揄。
我的同學Nancy在美國矽谷當工程師,上星期傳來一張辦公室圖片到line群組,她搬到隔壁大樓,換了辦公室,新同事是一群年輕的印度人,大家相見歡,拍照留念,人人都咧嘴開心的笑。
我們以為她是換新公司,結果不是,是reorganization(組織重整),她雲淡風輕的解釋這是怎麼一回事:「喔,美國企業最愛時不時重新調整組織,每2至3年會來一次,加部門或裁部門,加人或裁員,調主管或裁主管,就是這麼一回事啊!」
聽起來,不就是資遣與裁員,line群組裡的台灣同學一陣驚呼,忙不迭地追問他會不會提心吊膽?「不會啦,已經是第三次!第一次是換來一群台灣人當同事,第二次換來大陸同事,這次是印度人,風水輪流轉,表示現在矽谷是印度人當家做主。」
同學繼續解釋,美國企業是強禽弱食,非常現實,汰舊換新毫不手軟,更換員工就像NBA或職棒大聯盟釋出球員一樣,做員工的就是隨時待命,等待被裁員資遣的「命令」。
「我把自己想像成林書豪、王建民、陳偉殷等明星球員,再風光、再火紅,總有一天仍是會被釋出,丟到市場等著被估價喊價,或是乏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