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自2010年推出受到全球用戶喜愛,並在2012年以8億美元出售給Facebook。兩位創辦人Kevin Systrom和Mike Krieger最近接受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邀請,在Podcast節目《How I Built This》上大談創業過程。
每個產品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Instagram的成立,全來自創辦人Kevin Systrom的點子。2009年市場上的App,通常都沒有齊全的功能,而且用戶也無法快速、方便地分享相片。民眾常常需要將相片分別上傳到Facebook、Twitter等社群網站上,而不能只透過一個應用程式,將相片同時分享到多個社群網站上。
另外,當時並不流行「分享相片」作為生活記錄的方式。Systrom說,大部分的民眾覺得,只有攝影師才能拍出好相片與人分享,所以很多人並不敢大方放上相片,與別人分享生活點滴。
但是,在研發App的初期,Systrom並沒有直接著手開發相片App,反而研發了一個稱為「Burbn」的App。「Burbn」結合了地理位置服務和網路遊戲,讓用戶可以打卡、規劃未來行程、賺取點數,還有相片分享功能。由於功能雜亂,讓用戶無法容易上手,造成「Burbn」的使用人數則停滯不前。
1.觀察小事情,也能成就大事業
2010年,Systrom找來了同樣也畢業自史丹佛大學的Mike Krieger,兩人開始合作、開發應用程式,試著改善「Burbn」,最後,兩人決定精簡「Burbn」的功能,讓產品走向更加明確。兩人根據原本「Burbn」用戶的使用資料分析,瞭解分享功能身受用戶歡迎,所以,他們決定主打「相片分享」這項功能。
正因為曾經失敗,兩位創辦人才能夠修正、重新努力,而我們今日熟悉的Instagram才能問世。
兩人合作無間,Systrom負責創意和設計,而Krieger則負責產品開發,讓Instagram終於在2010年10月推出。剛推出時,全球下載人數就超過2萬5千人,出乎了他們的意料。原本,兩位創辦人只是想要開發一個給矽谷人使用的App,但沒想到下載人數卻遍及全球,這也讓Systrom和Krieger瞭解到,Instagram不再只是他們為了矽谷人打造的產品,而是全球性的產品。
2.找出市場區隔,讓手機也能跟相機一樣拍出好相片
到2016年為止,Instagram共有超過5億的用戶。究竟,這個相片應用程式,到底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