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這件事,還在你的人生清單上嗎?還是離開學校後就徹底刪除了呢?你在現在的生活中,還有時間閱讀(不論是否經由書本紙媒,而且我說的閱讀不是明星八卦那種對你的腦袋結構不會有半點影響的垃圾)、或是去理解一個你從來沒有學過,很花心思去理解、但是學到了以後會很有成就感的知識嗎?
我們大約都能拿捏得出答案的模樣,或許講白一點,假如知識的灌溉是一片沃土,我們的社會,就是一塊封死的水泥地,雨水下不去,嫩芽上不來,底層的土壤已然壞死。
事實是——
臺灣的社會,對於知識的價值沒有任何想像。
臺灣的社會毫無歷史感,對自己的過去缺乏認同與理解。
臺灣的社會對於古老的事物毫不珍惜,古蹟一定會自燃,指定為歷史建物仍難逃被拆卸、被移走、被剷平的命運。
臺灣的社會缺乏美感,被剷平的古蹟上只會增生一棟又一棟毒瘤般的醜怪建築。
臺灣的社會不重視知識財產權,遇到燈會我們只有醜到哭又抄襲的福祿猴;台中花毯節我們有同樣醜到哭又抄襲寶可夢的枇杷鴨。
臺灣的社會缺乏國際觀,由於從來就不曾是國際社會的一員,對於國際事務的參與、瞭解,停留在小學生的階段。
臺灣的社會看待任何事物只有實質的功利角度,歷史、文化、美學,只有在套上產業兩字才有價值,在首都市長眼中國際友人在正式場合中致贈的懷錶也只不過是破銅爛鐵,他真的只能看到其做為金屬的價值而已。
臺灣的社會,對於人權與民主,還有太長的路要走,最基礎的平權以及自由等等民主國家的基本觀念,在臺灣仍然停留在「我歧視你也是我的自由」這種小學生等級荒謬推論中。
為什麼會這樣,自然有其歷史成因與脈絡(你看,我們怎麼可能天真地認為逃得過歷史?):
臺灣從1945年終戰中國接管與1949年國民政府中樞敗逃而來全面掌控以後,在國際冷戰對峙局勢中,進入強人統治時期。臺灣在冷戰期間經歷史上第二長的戒嚴與清鄉、白色恐怖等等清洗本省籍知識份子、整肅外省籍知識份子的漫長過程——擁有知識本身就是危險的事情。一般的市井小民,不敢議論,也不敢接觸公共事務,寒蟬效應之下,一般人對於民主、自由的深層意涵缺乏認識,更不敢探問,深怕多說一句就遭來殺身之禍、更害怕禍連妻小、罪遷九族。
而在戒嚴時代強人統治之下的教育制度,就只是將每個未成年國民訓練成國家的儲備戰力、後備軍力。國民教育充滿了軍事訓練的身體規訓、嚴格管束,思想上進行建國神話與偉人造神的洗腦教育,把思辯最重要的精神:「懷疑」,徹底從國民的思想中抹去,讓每個學生毫不懷疑地服從命令、接受指令,加上高中的軍訓教育、終於成為國家法西斯最為忠實的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