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調整睡前環境
減少睡前環境中的誘惑源。遠離了誘惑源,自然就能減少它們對睡眠時間的佔據。比如,把手機關掉放在客廳,再進自己的臥室睡覺。在環境中增加和睡眠聯結起來的線索。比如,每天晚上睡前都在臥室點上一盞顏色獨特的燈,而其他時候不開這盞燈。這樣每當這盞燈亮了,就會想睡覺。
4. 提前刷牙、洗臉
把睡前的「例行公事」提前完成。比如,回家後立刻洗澡刷牙收拾床鋪,之後再安安心心躺下來刷劇。這樣,睡覺的「門檻」變低了,睡覺只需要將人從沙發挪到床上,異常容易,也就會在該睡的時候睡覺了。
5. 避免在睡前消耗過多心理資源
到了夜晚,用於自控的心理資源減少,更不容易抵擋誘惑。因此,盡量不要在睡前做高難度的工作,盡量在睡前遠離誘惑源。
二、睡前覺醒
好不容易克服拖延躺上了床,可為什麼一躺下整個人便清醒了,想東想西,無法入睡?這種現像被研究者稱為睡前覺醒(pre-sleep arousal)。睡前容易清醒,其實是一群人的習慣性反應。 研究者把睡前覺醒分成軀體覺醒和認知覺醒兩個部分。
軀體覺醒包括心跳加速、心率不齊、肌肉緊張、手冷腳冷等肢體生理反應;認知覺醒包括對入睡以及除了睡眠以外的其他事情感到焦慮,比如反思白天做過的事情,規劃明天要發生的事情等等。
而比起軀體覺醒,認知覺醒更容易導致入睡困難。多數入睡困難的人,在入睡時都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和環境噪聲上,更容易焦慮,更容易回想白天發生的事情,腦中更容易出現能引起身體感覺的惱人畫面。
對這些入睡困難者的人格測試發現,他們更神經質且更容易出現過度焦慮,更難以應對不確定性,並且他們相信焦慮可以避免負面結果且解決問題。
睡前老是想事情,怎麼辦?
如果睡前總是想東想西,難以入睡,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1.調整認知,告訴自己:睡不著也沒事
你可能並不需要所謂「8小時睡眠」。像愛迪生、歌德、達芬奇和拿破崙這樣的人物,每晚只睡3-4小時,也能完成偉大的事業。每個人需要的睡眠時間是不一樣的,不要把入睡困難視為一種疾病。
2. 試試不睡覺
試試在接下來的三天把睡覺的時間向後延遲3個小時,並且在這3個小時內不去逼迫自己睡覺,放心地休息玩耍或者刷手機。
這樣,你也許可以學會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完成日常事務,會發現即使睡眠時間減少,白天的事情依然能正常進行,睡不著帶來的焦慮也就緩解了不少。這種方法在臨床上被稱為矛盾意向法。
3. 不要壓抑自己的思維
接納闖入性思維,不要與之對抗。研究發現當對焦慮和闖入性思維採取壓抑策略時,入睡會變得更困難,睡眠質量也更低,原本很容易睡著的人也很難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