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原晉,是改變青學驛傳歷史的關鍵人物。原晉出身於廣島,學生時代就活躍於跑界,大學畢業後,他進入老家的「中國電力」上班,在社內的田徑隊亦有諸多貢獻,也參加了社會人士的驛傳,可惜他因為受傷,在27歲時就高掛跑鞋,黯然離開跑步的舞台。
之後的十年,他成為全職銷售員,甚至成為公司內最會賣空調的勸敗達人。不過,他並沒有失去對跑步的熱情,在高中母校關係人士的介紹下,他在2004年時接任青學陸上競技部的教練。2009年,青學睽違33年終於從預賽中出線,同時在箱根驛傳中獲得第8名的成績,歷經44年再度拿到種子權。之後,2015年首次優勝,2016年、2017年延續優勢,成為史上第四支創下三連霸的隊伍,現實比電影故事,還要更勵志。
台灣驛傳促進同好會召集人張烽益在為英國運動作家Adharanand Finn《跑者之道:一趟追索日本跑步文化的旅程》一書寫序時,曾說過以下這段話:
「日本的驛傳精神所蘊含的團隊榮譽至上集團主義,作者芬恩認為它把年輕選手心中的可能的小宇宙壓得透不過氣,進而摧毀,特別是傳統教練的權威與軍隊式管教方式,一直主導著日本的馬拉松界,導致日本近年來在奧運馬拉松沒有突破的表現。
他親身觀察的2014年第90屆的箱根驛傳,由以作風開明著稱的年輕教練酒井俊幸所領軍的東洋大學,擊敗以傳統家父長嚴厲訓練著稱的教練大八木弘明所領軍的駒澤大學。
作者芬恩以此驗證他的想法,不過他可能沒想到在之後兩年的箱根驛傳,會由作風更開明自由,業務員出身的原晉教練,締造青山學院大學二連冠的霸業。」
來檢視一下這位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教練原晉。原晉沒有出賽過箱根驛傳的經驗,這讓他可以沒有包袱或既定概念,去打造一支新式隊伍,他的指導方式有兩大原則——「設立個人目標」與「打散分組」。
一棒接一棒的驛傳是集團主義的體現,什麼人擺在哪個位置會發揮團體最大效益,往往把每個人的需求與性格縮到最小,但原晉希望每個跑者可以設定自己的目標,從自身出發,思考最能提升自己的訓練方式,當主詞變成「自己」時,不僅會更加感受到責任感,也會更有動力去完成目標。
在強弱分明的體育世界中,先發與板凳壁壘分明,但青學驛傳隊沒打算涇渭分明,每個月打散一次分組,一起實踐訓練任務,技巧好的能夠教導,善於觀察可以提醒,沒有人被歸類在扯後腿,讓團隊不分裂。
原晉打造了一則青學傳奇,甚至還出了書來解釋他的帶兵之道,雖然許多概念,聽起來似乎很理想化,但氛圍與風氣逐漸改變,往好的方向前進,凝聚了青學的向心力,運動固然是實力主義,但最感動人的,永遠都是傳遞出來的無聲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