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報章媒體有關日本福島周邊食品輸台的爭議沸沸揚揚,政府即使舉辦多次公聽會並不斷宣傳,仍是爭論不休,延燒不斷。
核能是屬於科學問題 理應用科學方法討論
政府公布核災食品懶人包於網路流傳,希望能讓民眾更加了解問題真相。行政院與總統府也一再強調,核災食品會循「國際的專業規範,以科學證據為基礎」來管理,為何質疑與爭議從未平息?甚至下架食品被地方焚化廠拒收不敢燒毀,要求出示無輻射證明!
整個社會充斥各類傳聞與誤導,到底何以致之?前立法委員沈富雄點出問題,「台灣人民非常怕輻射,這是以前為了反核不斷教育人民的結果,現在要解套這個問題已經來不及。」
回歸問題本質,日本食品輸台是否解禁當然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也是一個關於國家利益與風險選擇的問題。但是,福島周邊食品到底有無輻射汙染?如何檢測?是否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以及現有檢測機制有無不足或該強化?則都是屬於科學問題,問題的完整答案雖然複雜,但是理應可用科學的方法來討論與最佳化,而不應期望有懶人包式的簡單答案。
輻射與核能的議題,是否能有理性討論的空間?
一個類似的問題是核能電廠是否安全?安全度確實是可以透過嚴謹科學方法來量化的,至於最後的結果是否為個人或社會所接受?則是一個價值觀與風險選擇的問題,使用核能與否都有風險,所以必須與其他因素一併考量權衡。可惜的是,在台灣很多科學相關的問題都被過度政治化了,經過民粹操弄與貼標籤式的推波助燃,往往導致議題無限上綱,幾乎沒有理性討論的空間,特別是牽涉到輻射與核能的議題。
科學問題政治化的結果對台灣絕對是有害無益的,從本次核食爭議可見一斑。堅持非核的民進黨政府考慮接受日本核災爭議食品無法想像! 反核時不看科學證據與國際趨勢,宣傳日本核食安全卻要民眾相信科學檢測與專業規範,如此前後不一有何邏輯!
不僅僅是核電廠 生活周圍也有天然輻射
人類環境各種天然輻射無所不在,各種人工輻射應用也在現代社會扮演重要的角色,核能發電只是其一,還有各式各樣醫農工商與科學的用途。輻射在核醫診斷與癌症治療方面貢獻尤大,這也是一般人所接受輻射劑量最主要的來源,核能發電所造成的輻射劑量反而微乎其微,甚至遠遠小於天然輻射的貢獻。
輻射對於人類有利也有害,端看我們如何正確使用與防護。對於輻射不理性的恐懼,導致人們對於核能發電的排斥與誤解,一昧要求零風險零劑量,忽視核能發電對於國家能源與減碳的重要貢獻,這不是一個理性社會應有的態度。
事實上,談到輻射問題不談劑量則沒有任何科學意義,當科學家將輻射以有效劑量來表示,它就是一種可以比較的風險指標,已經考慮了各種輻射特性以及體內體外暴露途徑不同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