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拿鐵咖啡要到一六八五年才出現,在一六九○年一月二十九日的一封信裡,塞維涅夫人將這種混合物稱為「加咖啡的牛奶」或「加牛奶的咖啡」。想想看,經過如此的渲染,巴黎幾乎無人沒有嘗過這種新飲品。後來到了一六七一年春,在聖日耳曼集市上—在聖日耳曼修道院附近每年一次的活動,這時社會各階層的人都會到販售各種商品的小攤上逛逛。這裡,從野生動物到大師畫作應有盡有—一個自稱帕斯卡的亞美尼亞人,設立了一個稱為「maison du café—咖啡屋」的新攤子。
這是巴黎人首度在公眾場合飲用咖啡,地點距離現代巴黎的雙叟咖啡(Aux Deux Magots)以及花神咖啡館(Café Flore)這最富傳奇的兩家咖啡館僅幾步之遙。
不只咖啡,連咖啡屋都變時尚象徵
在十七世紀後半葉,咖啡屋在整個歐洲興起。但出現在巴黎的咖啡屋卻有別於其他主要大城。才短短幾年,原本大家聚集在簡陋的公共場合、把咖啡當成啤酒的廉價替代品來喝的原始咖啡館概念,就在巴黎躍升到過去無法想像的格調與奢華。
最早的咖啡屋出現在一六五○年或一六五二年的英國牛津,叫做「雅各,一個猶太人」(Jacob,one Jew),就坐落在商業大街天使旅店一個租來的房間裡。一六五二年,鮑曼咖啡屋在牛津的聖邁克爾巷(St. Michael’s Alley)開業。而後,咖啡屋便開始在英國、荷蘭以及德國陸續出現。儘管咖啡屋在歐洲其他地方廣受歡迎,但法國人卻對咖啡置之不理,巴黎人在公開場合喝咖啡已是二十年後的事了。
從一開始,巴黎的咖啡館便有自己的風格。那些第一批在巴黎城裡開咖啡館的人有著今日巴黎咖啡市場領導者柯斯特兄弟(Costes Brothers)般的遠見,柯斯特兄弟旗下擁有博布堡(Café Beaubourg)、馬利(Café Marly)等時髦的咖啡館。這個遠見就是巴黎的咖啡館一定要高雅、漂亮,顧客坐在那裡是為了欣賞別人,也為了被別人欣賞;咖啡館要完全融入法國的新風格當中,成為奢華精品的展示舞台,而巴黎正以此得名。正因為如此,新型咖啡館吸引到了新的顧客—特別是過去從沒想過要涉足咖啡館的貴婦仕女。
波寇佩店裡的侍者穿的是一種異國情調的衣服,就像在聖日耳曼集市裡一樣。他們戴著皮帽沿的帽子,穿著飄逸長袍,也許是在紀念亞美尼亞人這些巴黎咖啡館的第一批先驅。這些侍者顯然滿足了巴黎人對亞美尼亞人的幻想,因為所有早期的高檔咖啡館侍者都穿這種服裝。很快地,當戲劇家要呈現咖啡館侍者時,比如弗洛朗.冬闊一六九六年的喜劇《聖日耳曼集市》中,為了讓觀眾能一眼認出,這個角色便裝扮成亞美尼亞人。在當時的流行俚語裡,「去亞美尼亞人那裡」就表示要去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