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不能躺床、醫生不入產房,胎位不正還要先把胎兒「塞回去」…古代婦女到底怎麼生小孩?

2020-01-13 15:35

? 人氣

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女演員站著產子的畫面讓觀眾看了滿心疑惑(圖取自網路)

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女演員站著產子的畫面讓觀眾看了滿心疑惑(圖取自網路)

婦女生育醫療史

臺灣有句俗諺:「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但面對分娩的緊張時刻, 1500 年前,中國古代婦女臨盆時不躺床上,幫助產婦安心生產的也不是醫生。古人以產婦為中心,由女性助產者環繞支持,度過生死大關。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貞德研究員,穿越時空,看看古代婦科醫學如何建構女人安胎、養胎、分娩的歷程,從中窺見身體與醫療的性別觀。

中國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女主角明蘭立著身子、攀附橫木,咬牙費勁生下了胖兒子。這一幕讓許多劇迷揪緊了心,卻也疑惑:生產不是該躺在床上嗎?(圖/《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中國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女主角明蘭立著身子、攀附橫木,咬牙費勁生下了胖兒子。這一幕讓許多劇迷揪緊了心,卻也疑惑:生產不是該躺在床上嗎?(圖/《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下地坐草──古代女人不躺床上生孩子

「夫人,用力、用力,看到孩子的頭了!」產婦躺臥床鋪,產婆不停掀開厚被檢查。這樣的臨盆場景,我們常在中國古裝劇見到。但如果比對醫書文獻,畫面也許有點 bug──古代婦女最尋常的分娩方式並非平躺床鋪,而是半蹲在地面、上身直立著生孩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古時婦人產,下地坐草,法如就死也。」從南北朝醫家的這段話就能看出,女人分娩不僅性命攸關,而且是離開床榻、下地蹲坐著生產。地上會鋪草堆或獸皮,一方面避免嬰兒落地受傷,另方面也防止血水弄髒屋舍,觸忌犯神。

然而,生產是窮盡氣力的生死馬拉松,蹲踞垂直的姿勢好施力,卻很難支撐十數個小時。正因如此,產房內便需要數名「抱腰人」(又名「看產人」)幫忙。這些女性助產者一人站在產婦背後,環抱撐住她的腋下,讓產婦能安心倚靠;另一人則在產婦身前,準備迎接新生兒。古書裡罕見臨盆一詞,「分娩」也是宋代以後才較常用,1500 年前的人若說「抱腰」,就代表要準備替婦人接生了。

只是,生產如此辛苦,為什麼古人不在鬆軟舒適的床上呢?

李貞德推測,方便產婦用力、胎兒順行,應該是主要原因。此外,從唐代以前的文獻看來,床高可達數尺(一尺約 23 公分),南朝便曾有孕婦想流掉孩子,「自床投地」無數次。設身處地試想,對大腹便便的孕婦和協力抱腰的產婆們來說,躺在高床上生產,恐怕不是最佳選擇。當然,物質條件也可能需納入考量。古時生活不如現代優渥、方便,上網採購 24 小時送到家,床榻等家具遠比今日珍貴,若被大量血水浸透就報廢了。

中國四川大足寶頂山的石刻,相傳由宋代僧人趙智鳳鑿建。其中,「臨產受苦恩」石像生動呈現古代婦女的生產場景,產婦以直立體位臨盆,助產者一人在背後抱腰,一人在前面準備接生(圖/李貞德)
中國四川大足寶頂山的石刻,相傳由宋代僧人趙智鳳鑿建。其中,「臨產受苦恩」石像生動呈現古代婦女的生產場景,產婦以直立體位臨盆,助產者一人在背後抱腰,一人在前面準備接生(圖/李貞德)

逐月養胎,古代孕媽咪食譜

生育,不僅是女人九死一生的大事件,對男性社會來說,也是傳宗接代的關鍵時刻。從漢朝起,醫學對女性身體的照護明顯聚焦在「生育」,懷胎、分娩、產後,都有調養建議與禁忌規範。

大約在 5-7 世紀之間,這些持續積累的知識開始被歸納整合。在性別化身體觀的基礎上,漸漸趨向一致標準,奠定了中國婦產醫學在宋代獨立成科。

例如,漢代醫聖張仲景建議孕婦常服「當歸散」。南朝醫生主張懷孕七個月服用以丹參、人參、當歸等調製的「丹參膏」,幫助順產;但北齊徐之才卻說「丹參膏」太過滑利,應該到十月再吃。唐代孫思邈採用了徐之才的說法。到宋代,懷孕七月服用滑胎藥的說法,就不再流傳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