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身上有什麼毛病,從體型就能看出端倪!「台灣第一位女中醫師」莊淑旂認為,體型不僅與性格相關,就連氣體滯留體內的部位、易患的疾病和性生活等也有很大的關係;而每一種不正常體型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矯正食物」,吃對了才能找回理想體型,兼顧健康和優美體態。
俗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即使天天吃相同種類的米,由於個人生活作息、運動次數和飲食方式的差異,自然也會產生不同的體型。
在《我的阿娘,莊淑旂傳》一書中,作者莊壽美提到媽媽莊淑旂將人的體型分為標準型、駝背型、上腹突出型,以及下腹突出型4種,除了標準型的人可維持現有的飲食和生活形態之外,其他三種類型都要改變飲食方式,並且持之以恆,才能從根本矯正體型,找回健康。
【駝背型】
這類型的人,肩胛骨較容易長肉,胸部肌肉卻很少,常有肩背凝重、睡眠不夠的感覺;因肺的下部受到擠壓,只能以肺的上部呼吸,因此肺活量很小,稍受刺激就會打亂呼吸的平衡;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很弱,不僅容易感冒、眼睛疲勞,罹患便祕、下痢、肺癌、感冒、失眠、掉髮等病症的機率也相對較高。
駝背型的人,性格有3大特徵:神經質、情緒起伏大、給人冷漠的感覺。飲食上,建議少吃刺激性、興奮性的食物,例如:辣椒、青椒、胡椒、薑、山韭菜、蔥類、大蒜、咖啡、糖、烤魚、烤肉、燒餅、火腿、香腸等,以免干擾神經平衡,進而降低食慾和消化力。
飲食以「單味」為主,避免酸、甜、辣三種味道混在一起吃,也不要冷、熱食物混著吃。可吃食物,包括:毛豆、豌豆、肝背、菠菜、綠菜花、海藻類、綠色蔬菜、蚵、蛤蜊、甘藍菜、蓮藕、蘿蔔、植物油、葡萄、楊桃等。
【上腹部突出型】
這類型的人因東西吃太多太快,造成營養過剩、體重過重、肌肉厚、從胸部到胃部和肚臍開始突出,常被誤認為體型很雄壯,其實是「外強中乾」,時常有疲勞感,後背的中間部位容易發痠。而且,由於胃部積存脹氣,肺部時常被由下往上壓,造成呼吸運動不順暢,在感冒時會出現肩膀痛、頭痛等症狀。
上腹部突出的人勤快,但性格較強勢,不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見。飲食上,需要多吃一些屬性較涼、口味偏酸的食物,例如醋或檸檬,並使用葵花油、玉米油來刺激新陳代謝,並應避免攝取甜食、油炸和刺激性食物。
特別的是,在一日三餐的份量分配上,建議採行「早餐:午餐:晚餐=3:2:1」的飲食原則,盡量減少晚餐的份量,且不吃宵夜,以改善體型。
【下腹部突出型】
平日喝太多水份、嗜吃湯泡飯等食物又營養不良的人,體型多屬「下腹部突出型」,肌肉薄,肚臍以下的下腹突出,整個內臟往下垂,肚腹明顯鬆弛。這類型的人很容易積存脹氣在下腹部,常有手腳冰冷、胃下垂、低血壓、骨刺和貧血等困擾,罹患胃癌、子宮癌和乳癌的風險也比較高。
下腹部突出型的人,有耐心接受他人的意見,但缺乏主觀性。飲食上應避免攝取寒性、酸性的食物,以免造成內臟下垂;可適度攝取刺激性食物、脂肪多的魚、肉類和甜食。此外,烹調時可用胡麻油或葡萄酒調味,並要少量多餐,每次喝水限量100c.c.,飯前先休息10至20分鐘,平常忌拿6公斤以上重物,並須綁腹帶,有助吸收營養且不會腰痠。
文/駱慧雯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華人健康網(原標題:駝背的人別吃辣!調整飲食改變3大不正常體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