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個口罩,竟能戰勝黑死病!對抗鼠疫成功的他,成為華人史上第一個諾貝爾獎提名人

2020-01-31 17:46

? 人氣

伍連德是對抗清末鼠疫的大功臣。(圖/維基百科)

伍連德是對抗清末鼠疫的大功臣。(圖/維基百科)

隨著武漢肺炎疫情的爆發,防疫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口罩的需求也隨之大增,引起了一波「口罩之亂」。小小一個口罩不僅方便配戴,還能有效地阻擋飛沫及細菌、抑制傳染病的流行,儘管外表不起眼,卻能在關鍵時刻起最大的作用。隨著疫情從武漢擴散到各處,中國各省及其它有出現病例的國家人民都紛紛戴起口罩,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中國口罩的歷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國口罩的歷史,可以追朔到清末遭逢鼠疫肆虐的中國,在那個現代醫療尚不普及的時代,第一個口罩由伍連德醫師引進、改造,簡單方便且造價低廉的口罩發揮了驚人的功效,在當時的鼠疫中成功阻絕感染,大幅降低死亡率。伍連德醫師的貢獻也讓他得到了諾貝爾獎的提名,在中國醫學史上更是著名的防疫鬥士,對中國醫學的推廣也不遺餘力。

清末出生的他,從英國留學生到鼠疫鬥士

伍連德是出身於馬來西亞的華裔,學生時期他就對醫學與疾病的領域展現高度的興趣。大學時期留學英國,投入傳染病與細菌學的研究,並到歐洲各國進行醫學、公共衛生相關的研究與實習。研究經驗豐富的他取得了英國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後,毅然選擇回到家鄉馬來西亞開辦診所,貢獻所學。

1907年,伍連德受清朝政府聘請出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的副校長。1910年,鼠疫在中國東北爆發,而鼠疫在人類歷史上有著非常恐怖的紀錄,曾在歐洲奪走無數人命,並被稱為「黑死病」。鼠疫在東北流行之初,沒有人知道是鼠疫,只知道有一場未知的傳染病,在短短幾個月內就奪走六萬人的性命。當局派遣伍連德前往哈爾濱,全權負責東北三省的防疫工作,因為伍連德有著對傳染病與公共衛生的豐富知識,他的處理方式成功扭轉東北疫情,也讓伍連德在醫學史上留名。

要對抗來勢洶洶的傳染病疫情,得先找出感染源。但在當時的社會風氣下,陌生人要接近死者已經很困難,更別說想解剖屍體研究病菌。伍連德干冒違背習俗以及自己被傳染的風險,秘密地解剖了染病的死者屍體,找到了鼠疫桿菌,才確認了東北的疫情來源。

圖/黑死病曾在世界各地爆發,極高的死亡率令人聞風喪膽。圖/維基百科
黑死病曾在世界各地爆發,極高的死亡率令人聞風喪膽。(圖/維基百科)

研發「伍氏口罩」,成功控制鼠疫擴散

確定了疾病的來源之後,伍連德在哈爾濱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鼠疫研究所,進行對鼠疫的研究。當時東北流行的鼠疫屬於感染率及死亡率都極高的「肺鼠疫」,病菌進入肺部而引起肺炎,會透過飛沫傳染擴散。伍連德發現了這種傳染途徑,因此,他以雙層紗布遮於口鼻來隔離病菌,這種雙層紗布的面具被稱為「伍氏口罩」,也就是最早出現在中國的口罩。有了口罩,連醫護人員能更安全的進行救護工作,伍連德設計的口罩方便又便宜,在大眾間很快地就普及開來。無論是公家機關的行政人員、醫護人員及廣大的民眾都戴上口罩來防止飛沫傳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