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不在走向國際!台灣年輕人不想輸給歐美,先從這4點改變起

2017-04-01 09:30

? 人氣

「我搞不懂為什麼台灣創業家每天都在參加比賽、參加展覽,大家好像不瞭解這些頭銜並沒有太大意義。」這是一位在亞洲有兩次成功出場經驗的一位台裔業師在輔導台灣團隊後的疑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而綜觀台灣目前民間與官方的創業培育方針,也確實有此問題:許多台灣政府扶植的計畫過度注重媒體曝光率和比賽頭銜,許多資源投注在送團隊出國參加比賽,而非邀請更多有實際產業經驗的國外業師幫助台灣新創團隊突破商業困境;而台灣民間許多創業加速器並沒有提供足夠的產業人脈與業師,甚至不投資、不持股,也不敢為自己培育的團隊背書。論資源分配,官方與民間的資源,仍然是由財團與公立學校校友體系所掌控。

受訪的台裔業師們異口同聲表示台灣的創業家「可教導性」的第一個問題在於台灣年輕人承襲了「重視頭銜而輕視專業實務」的文化。

「有次一位台灣創業家碰到產品與業務問題來跟我請教的時候,經過一番長談,我告訴他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透過市場調查和小型的產品測試去瞭解市場的使用者分佈以及潛在業務成本,並且為他介紹了一些產業前輩和測試夥伴。最後,我們相約兩個禮拜後一同分析和討論收集到的數據再思考下一步。」

業師說道,「結果呢?兩個禮拜後我們又見面,我卻發現我們討論的計畫,他一樣也沒有執行。經過瞭解,才發現與其專注於我們討論過的實質問題,這位創業家決定採納他其他朋友的建議,把時間都花在參加政府某單位舉辦的 Demo Day,另外就是去找傳媒來採訪他們公司打知名度。」

「說真的,我有時候真的很難理解這種思考模式。如果你原本的產品和業務都有問題了,你參加再多活動、贏了再多獎項,就算贏了 TechCrunch Disrupt,公司還是一毛錢也賺不到啊?」他笑笑,「而且你知道嗎?在台灣,學歷越高,這些觀念越難溝通。很多名校出身的台灣創業家都很難接納直接的專業建議,很多人寧願去在無實質效益的掌聲之中尋得自尊的慰藉,也不願意去解決問題。」

這種創業家,是很多業師相當討厭的人物。

二、內向性文化

受訪業師們認為台灣創業家第二大的「可教導性」問題,在於台灣保守與封閉的人文風氣。

過去二十年,台灣的經濟發展仰賴中國的廉價人力來維持台灣製造業的成本優勢,而如今台灣需要討論開發其他市場時,台灣內向性文化的劣勢就很明顯了。所以內向性,意指文化自我中心過重,缺乏對其他文化的包容、接納與好奇心。

「根據我目前的觀察,台灣新創界現在的南向以及歐美市場策略,很可惜,都是信口開河。仔細看看許多團隊的商業模式,你會發現大部分團隊的市場調查能力欠缺,對於新市場的策略只是台灣策略的紙上延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