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年級學生所要肩負的責任並不比低年級學生來得輕鬆,高年級學生要站在部隊前面領導學弟妹,其一言一行都被學弟妹看在眼裡,若自己沒有一身好本領,底下的學弟妹又怎麼會服氣?若領導不周,受到的可是軍官幹部的責難,其壓力可想而知。
為什麽軍校要有「學長學弟制」?我們得先思考一個問題,是先有這個制度,才去實行之,還是為了實行軍事教育,才有學長學弟制?為了講求效率,讓低年級學生進入狀況,高年級學生必須帶頭教育學弟妹、關心學弟妹生活起居。學長學弟制的軍事教育必然的結果,而不該將其污名化,解釋為學長作威作福的根據。
軍事教育必須靠經驗的傳承,也就是軍校生所謂的「觀念」,就拿政戰學院餐桌上的禮儀做比喻,低年級學生到餐桌上先發放碗筷,檢查餐桌上有沒有缺少湯、飯匙、用餐後所需的衛生紙,一切到位後,不必等學長姐到齊喊「開動」,即可坐下用餐;學長姐入座時,必須先停止動作,以示對學長姊的尊重;若飯鍋裡的飯鍋不夠,低年級學生須詢問餐桌上的學長同學是否需要多用飯,再行添飯。
這些禮儀絕對不是軍校制度的僵化,而是長幼有序的表現,「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孔子尚不以為孝乎,又何論制度逼人?
國軍在目前台灣的社會地位上,就像踢皮球般,當那顆被踢來踢去的皮球。每年風災來襲,國軍就變成救難英雄,風災一過,若有對國軍的批評,或大或小,就開始湧起一波「米蟲」、「制度僵化」的批評。
年復一年皆如此,那麼國軍的改變,人民到底有沒有看見?又是否願意看見?當然,國軍還有許多需要改革、進步的空間,可是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也需要人民的配合、包容與支持,如果這個國家的人民都不支持國軍,那誰來支持國軍呢?
國軍長年來在媒體宣傳上幾乎扮演弱勢的角色,因為害怕被大做文章,在形象宣傳上始終表現完善美好的一面,然而過猶不及,過度的宣傳美好的形象而被貼上「做作」的標籤,這也的確是國軍需要改變的缺點。
國軍需要改變,也需要人民的支持,也希望,台灣人民爾後能在下結語之前,仔細思考是否全面清楚國軍的訊息,而不是受到一言之論,就否定了國軍全體同仁日夜辛勞的付出。
*作者介紹: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系二年級學生,以「秉春秋之筆,明善惡之辯」一語為目標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