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相加月收入不到7萬,還能在台北結婚嗎?相愛的兩人無法走到最後,往往是人生最痛的一題,而電影《最後的詩句》,便用一段16年愛情之死,道出現實與童話拉扯的無奈……
學貸、負債,讓年輕人離夢想越來越遠
「等我退伍找到工作,我們一起搬到台北住好不好?」人傑和曉萍是大學時期的男女朋友,一起走過了青澀的校園時光,也撐過了危險的當兵時期。曉萍一步步計畫兩人未來的生活,什麼時候買房、結婚,看似前途似錦的美好人生,卻因人傑父親死後留下的巨額債務全變調。
剛畢業積蓄不多的兩人,馬上面臨龐大金錢壓力,人生規劃也全被打亂。面對這種別無選擇的情況,他們也只能暫時放下共組家庭的美夢。
大學畢業時,誰都對未來懷抱廣袤夢想,幾歲要存到第一桶金、幾歲要買下房子,向著設定的人生目標而努力。不過老天爺似乎很愛跟我們作對,讓意外發生在我們身上,不一定是負債,可能是突然的疾病或被炒魷魚。於是人生變成「活過一天是一天」,苟且生活、看著規劃好的未來越來越遠。
「如果有小孩怎麼辦,你要他在這個破房子長大嗎?」人傑對曉萍的一句怒吼,道出多少年輕人的無奈。拍婚紗、辦婚宴、度蜜月、買房買車養小孩,結婚對大部分在台北月收入只有4萬元的年輕人,根本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你有想過要帶我去嗎?」出國工作期望改變,下場卻是兩頭空
4年過去,資產終於從負回到了「零」。人生似乎該重新導回正軌,至少曉萍是這樣期望著。「我想要小孩。」對曉萍來說,苦盡甘來後該是迎接甜美生活的時刻,但完全沒有存款的人傑聽到這句話,也只能沉默。
「小姐,我有錢去妳家提親嗎?」
「妳是不是可憐我才跟我在一起?」
「妳沒聞到我身上的味道嗎?窮酸味。」
明明如此相愛,因為自卑感作祟,人傑只能對曉萍不斷說出傷人的話,讓感情降到最冰點。大學畢業7年了,他就跟許多台灣年輕人一樣,在低薪環境裡窮忙著,當個房仲員,每天溫飽都成問題了,還談什麼結婚生子?
於是人傑離開了。為了給曉萍更好的生活,他決定拋下一切,前往中國闖蕩,面對曉萍一句「那我呢?你有想過要帶我去嗎?」的質問,也不願停留,終究導致悲劇後果。
在愛情與現實裡,你也曾迷失嗎?
距離是愛情最大的殺手,人傑忘記了,他與曉萍其實不再年輕,面臨30大關、飽受結婚生子壓力的曉萍,已經無法再等下去,只能離開人傑,找個現實條件吻合、能夠結婚的人,湊合湊合過一輩子。
「再過幾年,等有錢了再結婚也不遲。」許多年輕人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卻忽略時間一去不復返。老了,錢可能沒變更多,體力卻變更差,結婚生子只變得更難,就像人傑去中國工作回來後,一樣失敗毫無積蓄,4年過去什麼都沒有換回來,而曉萍也被富二代拋棄,被迫拿掉孩子,處在隨時會崩潰的邊緣。
聽聞曉萍的近況,人傑頓時衝出一句遲來的承諾,只是人傑沒意識到,曉萍早已不是當年的她,電影最後的結局,任何人看了心都會緊揪成一團。
「只盼有一天醒來,我們都是美好的人。」《最後的詩句》故事設定年份剛好是2000、2008、2012、2016這些總統大選的時間點,暗喻我們都曾相信有光明未來迎接我們,卻很容易又陷入金錢的泥沼中。但導演最後想用純真的美好告訴我們,不要因為錢忘記感情開始的初衷。保持著純真的心,才是兩人編織出夢想藍圖的最大動力。
在愛情與現實裡,你也曾迷失嗎?看過《最後的詩句》,或許誰都能悔悟,找回最初的自己……
責任編輯/謝孟穎